成语意思土地瘠薄,人民贫穷。
成语出处清·刘大櫆《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》:“先时地瘠民贫,催科愈烦,而逋负愈积,逋久不偿,视为固然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掂斤播两。
成语出处明·朱有燉《小桃红》第一折:“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,掂斤抹两的称人秤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,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
成语出处鲁迅《彷徨 肥皂》:“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,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。”
成语意思大渐:病危;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,后指病重将死。表示病危将死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 顾命》:“疾大渐,惟几,病日臻,既弥留。南朝 梁 萧统《文选 王俭〈诸渊碑文〉》:“景命不永,大渐弥留。
成语意思主持家业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一回:“偏偏晴雯上来换衣服,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,掉在地下,将骨子跌折。宝玉因叹道:‘蠢才,蠢才!将来怎么样!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,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?”一本作“当家立事”。
成语意思见“砥节励行”。
成语出处王闿运《曾孝子碑文》:“惟先生姿度朴坚,砥节砺行,颖敏足以成学,迂诚足以矫世。 ”
成语意思砥砺操守和品行。
成语出处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休者,砥节励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砥节励行”。
成语出处汉·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若乃砥节厉行,直道正辞。”
成语意思主持家业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一回:“偏生晴雯上来换衣服,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跌在地下,将股子跌折。宝玉因叹道:‘蠢才,蠢才!将来怎么样?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,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?’”
成语意思主持家政,筹划生计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零七回:“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, 一听贾母的话,一一领命。”又第一一七回:“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,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。”
成语意思指管理家务。
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回:“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岁,生的长挑身材,一表人物,打扮起来就是个灯人儿。风流俊俏,百伶百俐,当家立纪、针指女工、双陆棋子,不消说。”
成语意思抓住时机,立刻判决。
成语出处清 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卷一:“国家设官分职,秩有大小,权亦有等差:斩绞者奏请定夺,军流决于臬司,徒决于府,枷仗决于县,法至良也。所患者,不能当机立决,必待报而后施行。”
成语意思当家:主持家政。主持家政,管理家务。亦作“当家立纪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十回:“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,要破五百两金银,娶你做二房娘子,当家理纪。”
成语意思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。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。
成语出处清·龚自珍《百字令》词:“龙华劫换,问何人料理,断金零粉。”
成语意思打仗时弹药用完;粮食也吃完了。形容情况困窘;处境危急。
成语出处宋 魏了翁《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》:“血战三日夜,矢尽援绝,遂死之。”
成语意思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
成语出处汉 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
成语意思同样价值连城。比喻同样贵重。
成语出处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》:“晋棘、荆和,等价连城,骅骝、騄骊,俱致千里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
成语出处叶景葵《〈忘山庐日记〉序》:“辛亥以后,会面甚稀,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,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断齑画粥”。
成语出处清·冯桂芬《潘绂庭京卿五十寿序》:“少陵秋风茅屋,而有广厦万间之愿;希文断齑块粥,而有先忧后乐之志。”
成语意思咄嗟:一呼一诺之间,形容时间短。比喻马上就办到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汰侈》:“石崇为客作豆粥,咄嗟便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