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箪:古代盛食物的器具;醪:酒;川:河流。指古代将领将酒倒入河中与兵士共饮。形容爱抚部下,同甘共苦
成语出处晋·张协《七命》:“箪醪投川,可使三军告捷。”
成语意思用斗量,用筲计。形容数量很多。
成语出处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杂编》:“南渡后,江湖流派,斗量筲计,风轨荡然矣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外表痴呆,内心奸诈。
成语出处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你休要呆里撒奸;你待要恩情美满,却教我骨肉摧残。”
成语意思带:衣带;砺:磨刀石;山:泰山;河:黄河。黄河细得象条衣带,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。比喻时间久远,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带,泰山若砺,国以永宁,爱及苗裔。’”
成语意思崩:倒塌。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
成语出处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19回:“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,好似地裂山崩,抬头一看,依旧红日青天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。
成语出处瞿秋白《序言》:“鲁迅的著名的‘打落水狗’真正是反自由主义,反妥协主义的宣言。”
成语意思灵:好;杰:杰出。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,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。
成语出处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
成语意思地利:地理条件优越;人和:得人心;人心齐。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成语意思砥砺:磨砺;清:清纯;节:节操。砥砺高尚的情操
成语出处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虞文绣砥砺清节,耽学好古。”
成语意思颠连:困顿不堪。形容穷苦艰难
成语出处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三章:“连阡累陌,一片荆榛,居民间有孑遗,颠连穷困之状,有不能殚述者。”
成语意思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。比喻罄其所有、尽其所知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答窦秀才书》:“虽使古之君子,积道藏德,遁其光而不曜,胶其口而不传者,遇足下之请恳恳,犹将倒廪倾囷,罗列而进也。”
成语意思乘机放手攫取利益
成语出处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八章:“而科股长呢,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。”
成语意思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;那里露一只爪;不见全貌。现比喻零碎散乱、不全面。
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二节:“以上所引,虽东鳞西爪,语焉不详。”
成语意思雕:用彩画装饰。用彩画装饰的大梁和用锦绣包裹的柱子。形容建筑物的奢华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6回:“原来这座酒楼,名贯河北,号为第一;上有三檐滴水,雕梁绣柱,极是造得好。”
成语意思指极力阻拦
成语出处《雪岩外传》第十回:“众家人听说,忙东拦西阻的教他们止声。”
成语意思鼎力:大力。大力相助。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,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。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。
成语出处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5章:“对于石云彪一类人物,理应鼎力相助。”
成语意思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。
成语出处唐·孙樵《骂僮志》:“凡为读书,东猎西渔,粗知首尾,则为有余。”
成语意思指阴暗面逐渐消失,光明面逐渐增长。也借喻商人以小本牟取暴利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劳:伯劳。比喻情侣、朋友离别。
成语出处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成语意思量:称量。折:亏损。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。
成语出处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义仓赈济》:“相公,小人招不得,自古道:‘东量西折’,难教小人赔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