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亦作“砥厉名号”。谓自修品节,以保令名。
成语出处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三》:“砥砺名号者,不以利伤行。”
成语意思锻炼:形容对判罪的文辞很有研究;罗织:虚构种种罪名,对无辜者加以诬陷。指罗织罪状,故意陷人于罪
成语出处鲁迅《端午节》:“可见如果将‘差不多说’锻炼罗织起来,自然也可以判作一种挟带私心的不平。”
成语意思谓磨练节操。廉隅,棱角,喻指方正的操守。
成语出处《礼记·儒行》:“近文章,砥厉廉隅。”孔颖达疏:“文儒者习近文章,以自磨厉,使成己廉隅也。”
成语意思眼泪往肚里流。形容有苦说不出。
成语出处宋·叶绍翁《四朝见闻录》:“每遇天日清美,侍上宴集,才一思之,肚里泪流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砥厉廉隅”。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》:“砥砺廉隅,有搢绅之风。”
成语意思谠论:公正、正直的言论。对上敢于直言,谈论理直气壮,从容不迫。
成语出处宋 苏舜钦《祭滕子京文》:“往往谏列,谠论侃侃;屡触权要,卒就贬窜。”
成语意思经过磨砺,使棱角更加分明。
成语出处明·唐顺之《方砚铭》:“汝之守,足以砥廉峻隅,而不刓于顽也。”
成语意思以力气相斗。
成语出处汉·王充《论衡·譋时》:“敌力角气,能以小胜大者希,争强量功,能以寡胜众者鲜。”
成语意思胆略:勇气和智谋;兼:加倍;兼人:超过别人。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
成语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:“孙权与陆逊论周瑜、鲁肃及蒙曰:‘公瑾雄烈,胆略兼人。’”
成语意思藉藉:杂乱众多的样子。形容社会上纷纷互相传告
成语出处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5回:“执事胸中方略,非局外人所能窥,而道路藉藉,或谓执事者将循政府之意,而从事于武力解决。”
成语意思带:衣带。砺:磨刀石。河:黄河。山:泰山。黄河如衣带,泰山像磨刀石。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。含有江山永固之义。亦作“带河厉山”,“带砺山河”。
成语出处元·刘致《水仙操·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》:“朱帘画栋倚穹苍,带砺河山接四王。”
成语意思裂:破裂。魂:魂灵、神志。胆也破了,魂也飞了。形容极度害怕、恐慌。
成语出处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回:“秦凤一闻此言,胆裂魂飞,忙忙奏知李娘娘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德高望重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会稽文孝王道子传》:“元显因讽礼官下议,称己德隆望重,既录百揆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”
成语意思颠连:困顿不堪。生活困苦不堪而又无处告贷和诉说
成语出处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凡天下疲癃残疾,惸独鳏寡,皆我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德隆望重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;“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”
成语意思指主权完整的国家。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,自行其是的地区、部门或单位
成语出处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8章:“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,目的在于割据一方,形成独立王国。”
成语意思马匹调良,行船稳泛。谓路途平安。
成语出处清·朱之瑜《与锅岛直能书》之二:“七夕前,盛使遥临,捧读翰教,知旌旌于前月初五日莅镇,途间车马舟桥,调良稳泛,三省亦附骥平安。”
成语意思头角:指人的气概与才华;露头角:比喻人显露才能。比喻人很好地显露了一回才能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指经历的时间极久。
成语出处元 费唐臣《贬黄州》第一折:“诗吟的神嚎鬼哭,文惊的地老天荒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变化剧烈。
成语出处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忆女》:“地老天昏,没处把老娘安顿,思量起举目无亲,招魂有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