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放荡不羁”。
成语出处宋·司马光《温公续诗话》:“韩退处士,绛州人,放诞不拘,浪迹秦晋间,以诗自名。”
成语意思纵放旷达,不受拘束。
成语出处《醒世恒言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》:“[卢柟]一生好酒任侠,放达不羁,不轻财傲物之志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放荡不羁”。
成语出处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一○引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王濛》:“王濛字仲祖,晋阳人,放诞不羁。书比庚翼,丹青甚妙,颇希高远。”
成语意思放荡: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;羁:约束。形容行为放纵;不受约束。
成语出处晋 王隐《晋书 王长文传》:“少以才学知名,而放荡不羁,州府辟命皆不就。”
成语意思覆车:翻车;辙:车辙。翻车的辙迹。比喻失败的教训
成语出处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李专美传》:“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,以赏无赖之军,徒困蒸民,存亡未可知也。”
成语意思腐:腐蚀。有害肠胃的药。指肥肉和醇酒
成语出处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皓步蛾眉,命曰伐性之斧;甘脆肥浓,命曰腐肠之药。”
成语意思指蜚短流长的言语
成语出处《魏书·王慧龙传》:“赐慧龙玺书曰:‘义隆畏将军如虎,欲相中害,朕自知之,风尘之言,想不足介意也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成语出处明·王世贞《与高大夫游盘山歌》:“建牙吹角浩无际,飞刍转饷遥相望。”
成语意思行为放纵,不拘礼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尽着他放荡形骸,我可也万千事,不折证。”
成语意思发短:指年老;心长:智谋深。头发稀少,心计很多。形容年老而智谋高。
成语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彼其发短,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正话反说或欲扬故抑的文章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原来三荷包进来的时候,本想做个反跌文章,先说个不成功,好等他哥来还价,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计策。”
成语意思赴:前往;蹈:踩;汤:热水。形容不畏艰难险阻,奋不顾身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禽鹿少见驯育,则服从教制,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蹈汤火。”
成语意思放:使用;刁:无赖,刁滑;撒泼:蛮不讲理。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。形容极不讲理。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,拿粗挟细,揣歪捏怪,帮闲钻懒,放刁撒泼。”
成语意思赞美、颂扬功德。
成语出处汉·焦赣《易林·节之革》:“讽德诵功,周美盛隆,奭旦辅成,光济冲人。”
成语意思放诞:行为放肆,语言荒唐;任气:放纵意气。比喻言行放纵、任性,不守规矩
成语出处《南齐书·檀超传》:“超少好文学,放诞任气。”
成语意思蹈:踏上;前辙: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。
成语出处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今不想前事之失,复循覆车之轨。”
成语意思妇道: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。指成年女子
成语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4回:“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,妇道人家,不便十分作主。”
成语意思蹈:踏上;辙: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
成语出处《宋史·子砥传》:“今复蹈其辙,譬人畏虎,唁虎以肉,食尽终必食人。”
成语意思罚:处罚,惩罚。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
成语出处唐·王方庆《魏郑公谏录·对百官应有堪用者》:“赏当其劳,无功者自退;罚当其罪,为恶者戒惧。”
成语意思飞遁:指隐退。指隐退而远离尘俗。
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七启》:“隐居大荒之庭,飞遁离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