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狐裘蒙戎”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狐裘蒙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”
成语意思狐裘的皮毛凌乱。亦以喻国政混乱。
成语出处《诗·邶风·旄丘》:“狐裘蒙戎,匪车不东。叔兮伯兮,靡所与同。”
成语意思脉脉:互相对视。带有情感而互相凝视。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。
成语出处唐 李德裕《二芳丛赋》:“一则含情脉脉,如有思而不得,类西施之容冶。”
成语意思危害马群的坏马。比喻危害集体的人。
成语出处宋 刘安世《尽言集 应诏言集》:“恣其毁誉;如害群之马,岂宜轻议哉!”
成语意思犹言巧取豪夺。
成语出处宋·陈亮《金元卿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家也,以俭勤自将,铢积寸累,迄用有成,而豪取智笼之术一切置不用,故无怨恶于人。”
成语意思估量情况,斟酌道理。
成语出处《宦海》第四回:“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,衡情酌理的把‘古巴’截去了一个巴字。”
成语意思(螳螂准备捕蝉)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;也比喻有后顾之忧。
成语出处汉 刘向《说苑 正谏》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!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”
成语意思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。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皓传》:“三年正月晦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黄旗紫病见于东南,终有天下者,荆、杨之君乎?”
成语意思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。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,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。
成语出处汉 袁康《越绝书 外传记吴王占梦》:“悲哉,夫好船者溺,好骑者堕,君子各以所好为祸。”
成语意思豪情:指兴奋豪放的感情;逸致:悠闲脱俗的情趣。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。
成语出处清·梁章钜《楹联丛话·三话·上·戏楼旧联》:“记得丁歌甲舞,曾醉昆仑,豪情逸致,飘飘若仙。”
成语意思韵:风度。歌喉清亮,韵度幽雅。形容歌唱艺术高超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5回:“便命取了一支紫竹箫来,命佩凤吹箫,文艺唱曲,喉清韵雅,甚令人心动神移。”
成语意思隐微:隐蔽细小的地方。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
成语出处宋·王曾《谏作玉清昭应宫》:“圣人贵于谋始,智者察于未形。祸起隐微,危生安逸。”
成语意思①指墨团。②形容非常黑暗,没有一点光明。或对人对事一无所知。
成语出处巴金《谈〈秋〉》:“但是作为读者,我受不了那接连不断的黑漆一团的结尾。”
成语意思黄河水清,云呈五彩。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。
成语出处明·张居正《承天大志纪赞·龙飞纪》:“河清云庆,祥光烛天。”
成语意思表示夜将尽。
成语出处元·陈樵《月放过赋》:“河倾月落,馀欢未歇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横戈跃马。
成语出处元·陈以仁《雁门关存孝打虎》:“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,嗔忿忿横枪跃马。”
成语意思谓用强力夺取。
成语出处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二回:“你瞧他们爷儿们、娘儿们,这阵横抢硬夺的,还了得了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
成语出处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9回:“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,戚光祖、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,走上台来,两边坐定。”
成语意思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吾西王母使者,蒙君拯救,实感仁恩。今赠白环四枚,令君子孙洁白,位登三公,一如此环。”
成语意思铅:石墨笔。常带书写工具,以备写作的需要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便宜选陈农之才,采河间之阙,怀铅握素,汗简杀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