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金革:兵器和铠甲;世:时代。战乱的年月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庾信《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》:“当今玉烛调和,既非金革之世。”
成语意思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,指已成年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居功:自恃有功;满:满足。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
成语出处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象郝摇旗这样的人,平时居功自满,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,常发怨言。”
成语意思金革:兵器和铠甲;难:灾难。指战乱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宋意传》:“帝躬服金革之难。”
成语意思兼:加倍;功:功夫;厉:同“励”,劝勉。指做事加倍努力,并自我劝勉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丹传》:“每岁农时,辄载酒肴于田间,候勤者而劳之,其堕懒者耻不致丹,皆兼功自厉。”
成语意思梁:桥梁。架在海上的金桥。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一个是擎天玉柱,一个是架海金梁。”
成语意思衣食无着,又饿又冷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同“饥寒交迫”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·袁湛传》:“不敦其本,则末业滋章;饥寒交凑,则廉耻不立。”
成语意思指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汉水
成语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汉是也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九关虎豹”。
成语出处张素《威介推事》诗:“九阍虎豹嗟难近,一炬龙蛇事可怜。”
成语意思绝:断绝;光:光大,扩充。扩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,做出了后人难以做到的事。形容功业伟大或成就卓著。
成语出处宋 洪迈《容斋四笔 蓝田丞壁记》:“而堤文友拔超峻,光前绝后,以柳视之,殆犹碔砄之美玉也。”
成语意思济:渡过;焚:烧。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。形容断绝退路;准备决一死战。
成语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三年》:“秦伯伐晋,济河焚舟。”
成语意思遭逢到好的际遇。
成语出处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赵莹传论》:“赵莹际会风云,优游藩辅。”
成语意思搅:搅拌;翻:反转。比喻力量声势极其壮大
成语出处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九回:“两人搅海翻天,只是打得高兴,周智在旁只叫‘利害!’”
成语意思搅:搅拌;翻:翻腾。江海翻腾。比喻声势或力量很大。
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三折:“振乾坤雷鼓鸣,走金蛇电影开,他那里撼岭巴山,搅海翻江,倒树摧崖。”
成语意思指分立门户,比喻结党营私
成语出处《明史 华允诚传》:“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,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。”
成语意思尽情欢乐之后,才分别离开。多指聚会、宴饮或游乐。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九回:“命酒更酌,尽欢而散。”
成语意思酣:酒喝得痛快。酒喝得正痛快;耳朵发热。形容酒兴正浓。
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每至觞酌流行,丝竹并奏,酒酣耳热,仰而赋诗,当此之时,忽然不自知乐也。”
成语意思金华殿:宫殿名。指一般水平的讲述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刘曰:‘此未关至极,自是金华殿之语。’”
成语意思悍:勇敢。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。也形容文章、言论等简短有力
成语出处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毕再遇》:“淳熙间,以勇名于军,精悍短小,盖骁将也。”
成语意思本指孟郊、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。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。
成语出处宋 苏轼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元轻白俗,郊寒岛瘦。嘹然一吟,众作卑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