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比喻知己难得。
成语出处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谢安年少时,请阮光禄道《白马论》,为论以示谢,于时,谢不即解阮语,重相咨尽。阮乃叹曰:‘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得。’”
成语意思指经过的时间长。同“积年累月”。
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《靖康要录》卷一:“若积日累月,万机之微,所失可胜言耶!”
成语意思寄:依靠;篱:篱笆。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。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。现指依附别人生活;不能自立。
成语出处《南齐书 张融传》:“丈夫当删《诗》《书》,制礼乐,何至因循寄人篱下?”
成语意思谓救助别人,对世事有益。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记外大父祝公遗事》:“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,遍饮食之而后返,日以为常,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,虽倾资竭力无吝色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时间长久。
成语出处明 李东阳《求退录》:“或饮食过度,或劳佚不时,积日累岁,其来已久,以至元气弊亏,痰邪洨结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吉日良辰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一回:“宋江拣了吉日良时,焚一炉香,鸣鼓聚众,都到堂上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子牙对惧留孙曰:‘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,与邓小姐成亲,何如?’”
成语意思指经过的时间长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且古所谓功者,以任官称职为差,非谓积日累久也。”
成语意思快提就像雷鸣闪电。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。
成语出处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》:“项羽用兵疾如雷电。”
成语意思吉:好;吉庆;辰:时辰。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。指喜庆美好的日子。
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《九歌 乐皇太一》: “吉日兮辰良,穆将愉兮上皇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计日可待”。
成语出处唐·权德舆《中书门下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破蕃寇状》:“耀天威而尽潱,昭文德以即叙,止戈之庆,计日可期。”
成语意思指为期不远
成语出处明 海瑞《治黎策》:“夫以万全之力,视此直狐兔耳。其束身系颈,计日可待也。”
成语意思尽:全部。所有的人都知道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老少男女,俗语口头,人人皆知皆说的。”
成语意思假:虚假;仁:仁爱;义:道义。指假装的仁义道德。
成语出处宋 朱熹《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》:“汉高祖私意分数少,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。”
成语意思指启发世人觉悟
成语出处清 郑燮《序》:“若遇争名夺利之场,正好觉人觉世。”
成语意思金人:铜制的人。缄口:封嘴,指缄默不言。铜人闭口不讲话。形容言词谨慎。亦作“金人三缄”。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王肃《孔子家语》第三卷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古之慎言人也。”
成语意思佳境:美好的境界。逐渐进入美好境界。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文苑传 顾恺之》:“恺之每食甘蔗,恒自尾至本,人或怪之。云:‘渐入佳境。’”
成语意思寂:寂静。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。
成语出处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笺本·德行下》:“傅茂远泊然静处,不妄交游民,袁司徒第经其户,辄叹曰:‘经其户寂若无人,披其帷,其人斯在。岂得非名贤。’”
成语意思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其进锐者,其退速。”
成语意思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、降职为耻辱。
成语出处唐·刘知畿《思慎赋》:“赋形天地,受气阴阳,生乐死哀,进荣退辱。”
成语意思荆人:楚国人。澭:澭水。楚国人过澭水。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,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。
成语出处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荆人欲袭宋,使人先表澭水。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余人,军惊而坏都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