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见素抱朴”。
成语出处《老子》曰:“见素抱朴”。老子《道德经》新解:“见:现,呈现,推出。素:没有染色的生丝。这里比喻品质纯洁、高尚的圣人。朴:没有加工的原木。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。”。“见素抱朴、绝学无忧、少私寡欲”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。
成语意思看到形势不好。指情况对自己不利。
成语出处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3章:“梁队长见势不好,临时放弃烧仓库的计划。”
成语意思谓泄漏机密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七卷:“常言机事不密祸先行。”
成语意思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。
成语出处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答客问》:“传闻异辞,记载别出,不能兼收并录以待作者之抉择,而私作聪明,自定去取,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。”
成语意思江山:山川,山河;老:衰。高山大河千古长存,永不衰老。比喻人长寿或祝人长寿
成语出处宋·林外《洞仙歌》词:“今来古往,物是人非,天地里,惟有江山不老。”
成语意思缄舌:闭着嘴。闭着嘴不说话
成语出处元·亢文苑《一枝花·为玉叶儿作》:“看别人眼铺眉,笑自己的缄舌闭口。”
成语意思金舌:用金子做舌头;弊:破。用金做的舌头,说破了嘴。比喻说话很多,枉费口舌。
成语出处《荀子·正论》:“金舌弊口,犹将无益也。”
成语意思疾:急速。急促而大声的呼喊,以引起注意
成语出处《宋史·辛弃疾传》:“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,有疾声大呼于堂上,若呼其不平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积小成大。
成语出处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积少成多
成语出处《人民日报》1970.12.30:“虽然鱼群分散,但捕一网得一网,积沙成滩,化小胜为大胜,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。”
成语意思细心慎重地处事
成语出处邓小平《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》:“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,都应谨慎从事。”
成语意思指嗜酒、好色、贪财、逞气。旧时以此为人生“四戒”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秉传》:“秉尝从容言曰:‘我有三不惑,酒色财也。”
成语意思举:抬起;觞:古代酒器;庆:祝贺。举杯庆贺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三化邯郸》第三折:“我所生五子,皆有国器,并膺宠爵,每语夫人崔氏,言及于此,未尝不举觞称庆。”
成语意思绝:类。冠绝当世;出类拔萃。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艺出类拔萃;举世无双。
成语出处汉 蔡邕《陈太卫碑文》:“颖川陈君,绝世超伦,大位未跻,惭于臧文窃位之负,故时人高其德,重乎公相之位也。”
成语意思进用善良,惩治奸恶。
成语出处唐·周昙《咏史诗·虞舜》:“进善惩奸立帝功,功成揖让益温恭。”
成语意思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
成语出处黄人《序》:“然则操斯文进退去取之枋者,其犹横分区域,橛守成规。”
成语意思九十:90天;春光:指春天。指整个春天
成语出处五代·南唐·陈陶《春归去》:“九十春光在何处?古人今人留不住。”
成语意思旌:表彰;善:美好;惩:惩罚。表彰好人好事,惩办恶人恶事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封赠忠臣》:“呜呼,旌善惩恶,申公匪私,生者享爵禄之荣,死者沐恩光之贲。”
成语意思疾首:头痛;蹙:皱。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
成语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进善退恶”。
成语出处《魏书·张蒲传》:“扶弱抑强,进善黜恶,教化大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