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进善惩奸”。
成语出处唐·白居易《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》:“弼违救失,不以尤悔为虑;进善惩恶,不以亲雠自嫌。”
成语意思疾首:头痛;蹙额:皱眉。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,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”
成语意思聚:集合,会合。一点一滴的积累,就会由少变多。
成语出处《汉书 董仲传》:“众少成多,积小致巨。”
成语意思一点一滴的积累;就会从少变多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众少成多,积小致钜。”
成语意思善:善行,好事;德:高尚的品德。长期行善,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。
成语出处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”
成语意思远离世俗尘世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局诈》:“遂鼓《御风曲》其声冷冷,有绝世出尘之意。”
成语意思救护生命垂危者,照顾危亡者。
成语出处唐 张鷟《龙筋凤髓判 左右骁卫》:“重人贱畜,往哲之嘉猷;救死扶危,明王之盛事。”
成语意思风味:风度,风采。从前的风采
成语出处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外谪》:“怀金黛,想玉鬟,旧时风味尚依然。”
成语意思看见猪趴在路上。比喻肮脏污秽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 暌》:“上九,暌孤,见豕负涂。”王弼注:“见豕负涂,甚可秽也。”
成语意思谓遇事雷厉风行。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见事风生,无所回避。”
成语意思聚:集中;讼:争辩。言论多而杂乱,看法不一致
成语出处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,谓其徒尚有形之利,而不数无形之利。”
成语意思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,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。形容自己刻苦,待人优厚。
成语出处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母之于子也,鞠养殷勤,推燥央湿,绝少分甘。”
成语意思齑:碎。指粉身碎骨
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《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》:“臣世受国恩,齑身粉骨,亦无以报。”
成语意思举:抬起;奋臂:有力地高举手臂。形容精神奋发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论积欠六事状》:“民为积欠所压,如负千钧而行。免于僵仆则幸矣;何暇举首奋臂,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?”
成语意思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吵吵闹闹,彼此不和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,省得鸡声鹅斗,叫别人笑话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只怕燕窝我们家里还有,与你送几两。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,又便宜,又不惊师动众的。”
成语意思经始:开始营造,指开创事业。指开基立国的大事业
成语出处《晋书·乐志》:“经始大业,创造帝基。”
成语意思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。
成语出处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三:“东坡倅杭,不胜杯酌……疲于应接,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。”
成语意思谓奏乐。
成语出处宋·秦观《代贺兴龙节表》:“加笾折俎,初偿露酎之醇;击石弹丝,始奏《钧天》之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