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举:抬起。一动手就能办到的一点劳动。比喻事情轻而易举;毫不费力。
成语出处唐 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 “如有力者,哀其穷而运转之,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。”
成语意思家势:家庭经济状况;中落:半途衰落。家业衰败,境况没有从前富裕
成语出处清·黄宗羲《高且中墓志铭》:“家势中落,药囊所入有余,亦缘手散尽。”
成语意思经:经书,儒家经典;史:史书;子: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经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:“两都各聚书四部,以甲乙丙丁为次,列经史子集四库。”
成语意思时:时势,时世;幾:细微的迹象,先兆。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
成语出处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四年》:“监军之计在于持牢,而非见时知幾之变也。”
成语意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
成语出处唐 张说《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所志,闻一而反三;君子之所能,举十而知九。”
成语意思胜:胜地;具:才具。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:“许询好游山水,而体便登垑,时人云:‘许非徒有胜情,实有济胜之具。’”
成语意思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。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。
成语出处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虽有金石之坚,犹将销铄而挺解也。”
成语意思进身:上升;阶:台阶。使身体能够上升的阶梯。旧指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。
成语出处元 胡柢遹《紫山大全集 礼论》:“殊不察自即位以来,所闻之言无大利害,适足以为口舌者进身之阶,虚失待大臣之体,渎上下之分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最安全的计策。
成语出处汉·陆贾《新语·资执》:“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,而不假之夏阳之道,岂非金石之计哉?”
成语意思前进、后退、生存、死亡。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 乾》:“知进退存亡,而不失其正者,其唯圣人乎!”
成语意思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,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。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
成语出处清 王韬《英宜保土》:“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,则地兼三海,拓疆万里。”
成语意思累土可以堆成山。比喻积小而成大。
成语出处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进退触籓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方汝浩《禅真后史》第44回:“进退触篱,实维难处。”
成语意思触:碰撞;藩:屏障,篱笆。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。形容进退两难
成语出处《周易·大壮》:“羝羊触藩,不能退,不能遂。”
成语意思窘迫无路。
成语出处王维城《新乐府》:“华工苦,华工苦,局天促地无门诉。”
成语意思疾:病;惨怛:忧伤,痛悼。痛苦的情怀与悲惨的惦念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:“人穷则反本,故劳苦倦极,未尝不呼天也,疾痛惨怛,未尝不呼父母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,出仕和退隐
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进退出处,何往而不自得哉?”
成语意思犹言进退两难。
成语出处《诗经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
成语意思徒:只,仅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。形容十分贫困,一无所有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成语意思凶暴贪婪而又傲慢狡诈。
成语出处清·薛福成《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》:“虽其桀贪骜诈若李世忠、陈国瑞之流,苟有一节可用,必给以函牍,殷勤讽勉,奖其长而指其过,劝令痛改前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