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看到了兔子,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。比喻动作虽稍迟,但赶紧想办法,还来得及。
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。”
成语意思看到野兔,立即放出猎鹰追捕。比喻行动及时,适合需要。
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护圣不似老胡,拖泥带水,只是见兔放鹰,遇獐发箭。”
成语意思旧态:老脾气,老样子;复:又;萌:发生。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。
成语出处明 梅鼎祚《玉合记 嗣音》:“不欺师父,韩郎遣信到此,不觉故态复萌,情缘难断。”
成语意思发挥: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。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。
成语出处王衡《郁轮袍》第二折:“我随分划几划便罢,这个原是借题发挥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僵李代桃”。
成语出处清·赢宗季女《六月霜·对簿》:“僵桃代李诚无与,摧花斫柳夫何取?”
成语意思犹言进退两难。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甘受些饥寒苦楚,怎当的进退迍邅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。
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,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。”
成语意思揽:采摘。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。常形容壮志豪情。
成语出处唐·李白《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》诗:“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”
成语意思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
成语出处《梁书·萧颖达传》:“在于布衣,穷居介然之行,尚可以激贪厉俗,惇此薄夫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进退中绳”。
成语出处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内得于中心,而外合于马志,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进退无路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“丕进退路穷,乃谋于群僚。”
成语意思进和退都有困难。形容处于进不能进;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。
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《周公摄政》第一折:“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,进退两难为。”
成语意思继:继承;天、极:指帝位。继承天子之位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序》:“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,使之治而教之,以复其性,此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尧舜,所以继天立极。”
成语意思头部和额部被烧焦、灼烂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。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;非常狼狈窘迫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令论功而清宾,曲突徙薪亡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
成语意思进退两难,迟疑不决。
成语出处唐·张鷟《朝野佥载·张鷟》:“首鼠之士,进退两端。”
成语意思跋:踩,踏。比喻陷于困境,进退两难
成语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法正传》:“当斯之时,进退狼跋。”
成语意思进退两难;陷于困境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蜀志·马超传》:“阜叙起于卤城,超出攻之不能下;宽衢闭冀城门,超不得入。进退狼狈,乃奔汉中依张鲁。”
成语意思谓进升合格者,黜退不合格者。
成语出处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陛下圣镜照临,论才授职,进退可否,黜陟幽明。”
成语意思悲痛诉说貌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。”
成语出处语出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进退有度”。
成语出处《孝经·圣治》:“‘君子’容止可观,进退可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