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行其计,听其言。形容十分信任。
成语出处《金史·术虎高琪传》:“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,州郡残破不复恤也。宣宗惑之,计行言听,终以自毙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金相玉质”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金相玉式,艳谥锱毫。”
成语意思寄:寄托;寓:含;兴:兴致。指作品中寄托饱含了作者的兴致与情怀。
成语出处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情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进贤任能”。
成语出处《东观汉记·明帝纪》:“进贤用能,各得其所。”
成语意思喻荣华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清·蒋士铨《空谷香·饮刃》:“可又来,他自有雌雄一窠,受用着金镶玉裹,成就了富贵的姻缘,要穷人做什么。”
成语意思接:连接,继承;续:连接下去;香烟:祭品,指祭享。比喻生养子孙,繁衍不断
成语出处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37回:“官人既然作了官,总以接续香烟为重,从此要早毕婚姻,成家立业要紧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计功行赏”。
成语出处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:“今计勋行赏,玄龄等有筹谋帷幄,定社稷之功,所以汉之萧何,虽无汗马,指踪推毂,故得功居第一。”
成语意思尊敬贤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敬贤下士,乐善不倦。”
成语意思虚心下气。
成语出处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降心下气,和那平民党维新党,同心同德,不分畛域,共图抵制外国,一切大祸可免。”
成语意思震动人心,耀人眼目。
成语出处《隋书·经籍志四》:“谓之天书。字方一丈,八角垂芒,光辉照耀,惊心眩目,虽诸天仙,不能省视。”
成语意思人与人之间,国与国之间,讲究信用,谋求和睦。
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锦心绣口。
成语出处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》序:“锦胸绣口,居然妙绪环生。”
成语意思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。指事物的顺序或事物大概轮廓
成语出处林语堂《中国文化之精神》:“事理本是连续的、整个的,一经逻辑家之分析,乃成断片的,分甲乙丙丁等方面。”
成语意思指酒量大小,与身材高矮无关。
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》:“他日,又宴,侍臣皆以醉去,独维岳在。曦曰:‘维岳身甚小,何饮酒之多?’左右或曰:‘酒有别肠,不必长大。’”
成语意思脱衣箕坐。指神闲意定,不拘形迹。后亦指行为随便,不受拘束。
成语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公使人视之,则解衣般礴,蠃。君曰:‘可矣,是真画者也。’”
成语意思节约用度,爱护百姓
成语出处唐·高郢《谏造章敬寺书》:“陛下若节用爱人,当与夏后齐驾,何必劳人动众,而踵梁武之遗风乎?”
成语意思即兴:根据当时的兴致和感觉;作:作品。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写成的作品。
成语出处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13章:“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之作。”
成语意思节省开支,爱护百姓。
成语出处《论语 学而》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
成语意思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,第二个止字是助词。指喜庆。
成语出处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瞻彼阕者,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。”
成语意思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
成语出处洪深《电影戏剧表演术》第三章:“表演的所以能感动人,就是因为演员的诚恳,所谓‘假戏真做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