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暇:空闲。指美景繁多,来不及观赏。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,应付不过来
成语出处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5回:“普席又要吃酒,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。”
成语意思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。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”
成语意思久要:旧约、旧交。不忘旧约或旧交。
成语出处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。”
成语意思将:将领;兵:士卒。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。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二折:“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,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。”
成语意思经营:筹划营谋;擘划:筹划,安排。指营谋筹划
成语出处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12章:“经他的经营擘划,倒也安顿得井井有条,大家都好像是很愉快的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圆满。
成语出处清·陈瑞生《再生缘》第72回:“乞万岁开一线之恩,赐归皇甫,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。”
成语意思龃龉:上下牙齿不相配合。喻意思不合,有分歧。
成语出处宋·陆游《贺吏部陈侍郎启》:“然贤能之进,常龃龉而不合,亦稀阔而难遭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不解决问题,只招致危险。
成语出处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十三年》:“关中华戎杂错,风俗劲悍;裕欲以荆扬之化,施之函秦,此无异解衣包火,张罗捕虎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解衣包火”。
成语出处《资治通鉴·晋安帝义熙十三年》:“关中华戎杂错,风俗劲悍;裕欲以荆扬之化,施之函秦,此无异解衣包火,张罗捕虎。”清·唐训方《里语征实》卷下引作“解衣抱火”。
成语意思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。同“暴风疾雨”。
成语出处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四:“是日果有疾雨暴风,从太公邑外而过。”
成语意思简明扼要,不烦琐累赘。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举:提出;废:弃。提出一点,废弃许多。指认识片面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所恶执一者,为其贼道也,举一百废百也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凶残贪婪。
成语出处《魏书·宗室晖传》:“侍中卢昶,亦蒙恩眄,故时人号曰:‘饿虎将军,饥鹰侍中。’”
成语意思煎盐:提炼白色精盐;迭:堆迭;迭雪:堆迭的白雪。像晶莹洁白的精盐和雪一样
成语出处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3回:“那江里的白头浪茫茫一片,就如煎盐迭雪的一般。”
成语意思决:判决;狱:讼事;断:决断,判断。审理诉讼,判定刑罚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躬传》:“躬家世掌法,务在宽平,及典理官,决狱断刑,多依矜恕,乃条诸重文可以轻者四十一事奏之,事皆施行,著于令。”
成语意思观察揣度人的形迹。
成语出处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2回:“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,一齐摆出仔细瞧看,或者寸纸,或者只字,鉴影度形,一概俱无,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见义必为”。
成语出处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四折:“赵实见义当为,不行邪径,就加你为吉阳县令。”
成语意思教:教诲;术:方法。教诲人有多种方法。
成语出处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教亦多术矣,予不屑之教诲也者,是亦教诲之而已矣。”
成语意思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。形容居处豪华奢侈。
成语出处《书 五子之歌》:“内作色荒,处作禽荒,甘洒嗜音,峻宇雕墙,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。”
成语意思犹拦驾。语本南朝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截来辕于谷口,杜妄辔于郊端。”
成语出处语出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截来辕于谷口,杜妄辔于郊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