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古时订立盟约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订约不久就毁约。
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九年》:“与大国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成语意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为之歌《陈》,曰‘国无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郐》以下无讥焉。”杜预注:“《郐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闻此二国歌,不复讥论之,以其微也。”后以“郐下无讥”言其微不足道。
成语出处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为之歌《陈》,曰‘国无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郐》以下无讥焉。”杜预注:“《郐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闻此二国歌,不复讥论之,以其微也。”
成语意思抠:挖。把心胆都挖出来。形容待人诚心诚意
成语出处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罪过!罪过!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,不想出在堂名中人。”
成语意思把心肚挖出来。形容费心思索。
成语出处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11回:“大家都听着木小端的话儿,一个个抠心挖肚的想了许多法儿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
成语出处茅盾《“九一八”周年》:“华盛顿也许要来‘周年’:重申《九国条约》,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口含天宪”。
成语出处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恒帝永兴元年》:“当今中官近习,窃持国柄,手握王爵,口衔天宪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
成语出处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25回:“我勿去哉!空心汤团,吃饱来里,吃勿落哉!”
成语意思多嘴多舌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三折:“咱与你甚班辈,自来不相会,走将来嗑牙料嘴。”
成语意思哭着诉说或控诉,形容哭哭啼啼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那老婆儿哭眼抹泪的说道:‘阿弥陀佛!说也不当好听的话。’”
成语意思多嘴多舌。
成语出处元 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三折:“我这里道姓呼名,他那里嗑牙料嘴。”
成语意思狂:纵情放荡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外号。借指狂放的诗人
成语出处宋·周密《一萼红·登蓬莱阁有感》词:“为唤狂吟老监,共赋销忧。”
成语意思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。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
成语出处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计倪内经》:“古人云,苦药利病。”
成语意思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臆:胸。胸中毫无隐藏,把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今蕡所对,敢空臆尽言,汉魏以来,无与蕡比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开云见日”。
成语出处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众人一听,如同开云见天,兴奋得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。”
成语意思刻意:用尽心思;经营:计划管理。指用心筹画。
成语出处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规箴》:“此事定须霞思云想,刻意经营,奈何颓唐落墨,便布人间?”
成语意思拔开云雾,见到太阳。比喻黑暗已经过去,光明已经到来。也比喻误会消除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衔命来征,宣扬朝恩,示以和睦,旷若开云见日,何喜如之!”
成语意思枯鱼:干鱼;涸辙:干的车辙沟。比喻陷入困境。
成语出处《庄子 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,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”
成语意思抗颜:不看别人的颜色;高议:发表高明的议论。指态度严正地阐述自己的意见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上刘侍读书》:“抗颜高议,自以无前。”
成语意思堪:能,可以。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。
成语出处魏巍《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》第二章:“近年来,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,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,堪以告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