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,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苛政:残暴地统治。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
成语出处续范亭《老妇行》:“军阀盗贼真可恶!苛政猛虎向谁诉?”
成语意思搬唇弄舌。课,用同“嗑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连枝秀》:“锦心绣腹,宣扬《老子》经文,发科打诨,不离机锋;课嘴撩牙,长存道眼。”
成语意思遇坎而止,乘流则行。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。语本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颜师古注:“孟康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张晏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
成语出处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寥廓忽荒,与道翱翔。乘流则逝,得坎则止。”颜师古注:“孟康曰:‘《易》坎为险,遇险难而止也。’张晏曰:‘谓夷易则仕,险难则隐也。’”
成语意思龙伯:传说中的国名;鳌:大龟。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。比喻非凡的事业
成语出处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一钓而连六鳌。”
成语意思从:依从、顺从。心里想做,但是力量够不上
成语出处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徒怀愤踊,力不从愿,惭怖征营,痛心疾首。”
成语意思聊:略微;寸心:微薄的心意。略微表示一下心意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早间曾以小匣托渔人奉致,聊表寸心,从此不复相见矣。”
成语意思薄:轻微;疏:粗疏。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初世为人,便要结识天下好汉,奈缘力薄才疏,不能接待,以遂平生之愿。”
成语意思语本宋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比喻徒劳无益。
成语出处语出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
成语意思指悲痛得泪涌肠断
成语出处《轰天雷》第二回:“北山哭得泪迸肠绝,听了周升这话,想了一想,觉得有理。”
成语意思拉:摧折;捭:两手排击;摧藏:挫伤。指摧伤挫折。
成语出处晋·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莫不衄锐挫芒,拉捭摧藏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并驾齐驱。镳,马勒;轸,车箱底部的横木。
成语出处清·沈德潜《明诗别裁集》序:“刘伯温高格,并以高季迪、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,连镳并轸。”
成语意思极为古老、陈旧的
成语出处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18回:“他啊,那么个麻脸儿,我八辈子也看不上!”
成语意思见“连镳并轸”。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》:“尚双双奋翼抟扶摇而南,连镳并驾,秋桂齐攀,大吾门,亢吾宗,匪异人任,惟两孙子。”
成语意思两边鬓角头发花白。形容年老或操劳过度
成语出处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三章:“他关住门,立在脚地上,低倾下两鬓斑白的头颅,开始沉重地思考这新的使命。”
成语意思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。比喻不分好坏,一同消灭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孔坦传》:“兰艾同焚,贤愚所叹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造访不遇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简傲》:“嵇康与吕安善,每一相思,千里命驾。安后来,值康不在,喜出户延之,不入。题门上作‘凤’字而去。”
成语意思好人、坏人难于分清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今复相遇,起接锋刃,交战之日,兰艾难分。土崩倒戈,宜为蚤(早)计,无使一人迷昧,而九族就祸也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。
成语出处元 吴昌龄《端正好 美妓》套曲:“漏永更长烛影香,柳暗花遮曙色分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、红花凋谢的景象
成语出处唐 韩琮《暮春滻水送别》:“绿暗红稀出凤城,暮云楼阁古今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