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指平民安居乐业
成语出处清 严复《论中国教化之退》:“行于其野,闾阎安堵,击壤以嬉,如是者民类治世。”
成语意思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同“立国安邦”。
成语出处元 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一折:“想五帝之世,求贤用士,立业安邦,你是不知也。”
成语意思凌霄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慕容垂载记》:“遇风尘之会,必有凌霄之志。”
成语意思缧绁:捆绑犯人的绳子。引申为囚禁。被囚禁的忧虑。指有坐牢的危险。
成语出处鲁迅《通信》:“逃掉了五色旗下的‘铁窗斧钺风味’,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‘缧绁之忧’了。”
成语意思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之灾厄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我也自这般寻思。若不是贤兄如此周全,宋江定遭缧绁之厄。”
成语意思缧绁:拘押犯人的绳索,引申为囚禁。指牢狱之苦
成语出处罗广斌《红岩》第十章:“听说你要脱离缧绁之苦了,可喜可贺!”
成语意思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
成语出处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当过解放军呀,花一点,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鹭序鸳行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郑须德《真傀儡》:“这须是野鸥席上,又不比鹭序鹓行。”
成语意思白鹭、鸳鸯群飞有序。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。
成语出处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皆思家》:“悲伤,鹭序鸳行,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?”
成语意思谓所乐的事就去做,所忧的事则避开。语本《易·干》:“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。”
成语出处语出《易·干》:“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。”
成语意思《易·干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后遂以“龙兴云属”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。
成语出处《易·干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
成语意思礼:表示敬意;远:疏远;佞: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。敬重有才德的人,远离巧言献媚的人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0回:“赵盾等屡屡进谏,劝灵公礼贤远佞,勤政亲民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怜新弃旧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高启《新弦曲》:“怜新厌旧妾恨深,为君试奏《白头吟》。”
成语意思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。壹饭,犹言一顿饭,喻指极短的时间。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句践对曰:‘昔天以越予吴,而吴不受命,今天以吴予越,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?吾请达王甬句东,吾与君为二君乎!’夫差对曰:‘寡人礼先壹饭矣。’”韦昭注:“言己年长于越王,觉
成语出处《国语·越语上》:“句践对曰:‘昔天以越予吴,而吴不受命,今天以吴予越,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?吾请达王甬句东,吾与君为二君乎!’夫差对曰:‘寡人礼先壹饭矣。’”亦作“礼先一饭”。
成语意思喜新厌旧。谓感情不专一。
成语出处唐·陆贽《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》:“时俗常情,乐新厌旧,有始卒者,其唯圣人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礼先壹饭”。
成语出处清·钱谦益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》:“以仆礼先一饭,为识路之老马。”
成语意思逊:次、差;筹:算筹。比较起来,稍微差一点。
成语出处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六章:“但是书写有些潦草,个别地方选词不十分精确,略逊一筹。”
成语意思裸:裸露;揎衣:卷袖。卷起或捋起衣袖,裸露手臂
成语出处元·马致远《哨遍》:“当日先生沈醉,脱巾露顶,裸袖揎衣。”
成语意思礼:以礼相待;对待有礼貌;贤:指贤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;下:谦居于别人之下;以示对人尊敬;士: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。对贤者以礼相待;对学者非常尊敬。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。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 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,鲠亮谦介,为宗臣表,礼贤下士有终始,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
成语意思捋:拉起。揎:卷起袖子。拉起袖子,伸出拳头。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四折:“前后军兵紧相并,左右枪刀厩围定。捋袖揎拳挺盔顶,破步撩衣扯剑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