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文的武的都行。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。
成语出处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三十八回:“能文能武,方是男子汉。”
成语意思怒蛙:鼓足气的青蛙;式:通“轼”,车上伏手板。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。比喻敬重勇士
成语出处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,御者曰:‘何为式?’王曰:‘蛙有气如此,可无为式乎?’”
成语意思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 康诰》:“虽尔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室。”
成语意思形:显露;色:脸色。满腔愤怒显于脸上。
成语出处宋 洪迈《夷坚决》:“夫子赐之酒五尊。子夏怒形于色,举足蹴其二。”
成语意思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成语出处宋·胡锜《拟力田诒》:“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”
成语意思指咬臂出血,发誓定盟,以示坚决。
成语出处揆郑《哀政闻社员》:“杨度初时,倡言排满,与黄兴、刘揆一啮血为盟,图为刺客,将赫然革命之健者。”
成语意思双方以兄弟相称,形容关系密切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东郭外传》:“你逐日在外头呼朋唤友,你兄我弟,是没有工夫料理家务的。”
成语意思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,不供应饮食,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。事见《汉书·苏建传》。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明 高明《汲古阁本琵琶记》第二十一出:“啮雪吞毡,苏卿犹健;餐松食柏,到做得神仙侣。这糠呵!纵然吃些何虑?”
成语意思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。因弩箭射远不射近,故有此比喻。
成语出处宋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下:“今若匿得吾一身,则脱汝辈数家之祸,然万无搜近之理,所谓‘弩下逃箭’也。”
成语意思吸入新鲜的吐出陈旧的
成语出处元 辛文房《唐才子传 吕岩》:“熊经鸟伸,纳新吐故,无七情以夺魂魄。”
成语意思饩:活的牲口。用牛羊击退敌军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弦高以牛饩退敌,墨翟以萦带全城。”
成语意思囊血:盛满血的皮囊;射:射击。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。比喻暴虐狂妄,犯上作乱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为革囊,盛血,仰而射之,命曰‘射天’。”
成语意思指凭感情办事,好耍脾气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这薛公子的混名,人称他‘呆霸王’,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,而且使钱如土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异常贫困
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小人投人不着,囊匣如洗,无面目还乡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极端诚信。
成语出处清·顾嗣立《元诗选·丁孝子鹤年》:“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,病死……啮血沁骨,棺敛以葬。”
成语意思难:患难。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;才德相当;难分高下。现多反其义而用之;指二人同样坏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陈元方子长文,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。咨子太丘。太丘曰:‘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’”
成语意思指淹没天然的心性,掩盖纯朴的本质。
成语出处语出《庄子 缮性》:“文灭质,博溺心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将人制服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:“叫我问谁去?谁不帮着你呢?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?”
成语意思谓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。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当此之时,搦朽磨钝,铅刀皆能一断。”
成语意思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。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从小儿她叔叔叫她念书认字,甚么书儿都念过,甚么字儿都认得,学得能写会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