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国家毁灭,宗族消亡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》第五卷:“用商鞅桑宏羊之术,破国亡宗者皆是也。”
成语意思觚:主;圜:圆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。
成语出处《汉书·酷吏传序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斵琱而为朴,号为罔漏吞舟之鱼。”
成语意思觚:棱角。毁方为圆。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
成语出处宋·魏庆之《诗人玉屑·缚虎手》:“又用事皆破觚为圆,挫刚成柔,如为有功者,昔人所谓缚虎手也。”
成语意思国家覆灭、家庭毁灭。
成语出处唐 汪遵《咏酒二首》诗:“后人不识前贤意,破国亡家事甚多。”
成语意思盘:仔细查问;问:寻问。盘问、追究事情的根由。
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四回:“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,诸事并不留心,究竟见闻不广,被小山盘根问底,今日也谈,明日也谈,腹中所有若干典故,久已告竣。”
成语意思扶着车毂推车前进。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。
成语出处《七国春秋平话》卷上:“燕王并大臣捧毂推轮,邀乐毅上黄金台,受天子百官之礼,与乐毅挂印为帅。”
成语意思披:翻阅。通:通晓。研究历史,通晓古今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书案铭》:“敬客礼贤,恭思俨束,披古通今,察奸理俗。”
成语意思不遵常规选拔提升
成语出处邓小平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》:“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,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,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。”
成语意思犹犹豫豫怕走上岔道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徘徊: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;歧路:岔路。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。比喻犹豫不决。
成语出处唐 骆宾王《代李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若或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。”
成语意思偏怀:胸怀狭窄;戆:愚拙。胸怀狭窄,见识浅陋愚拙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7回:“周瑜小子偏怀浅戆,自负其能,辄欲以卵投石。”
成语意思批:削;判:分开;红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成语出处宋·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李氏仁丰园》:“今洛阳良工巧匠,批红判白,接以他木,与造化争妙,故岁岁益奇。”
成语意思炮火:战场上发射出的炮弹在爆炸后产生的火焰;连天:连接着天空。形容枪炮声、光焰等与天空相接;战争十分激烈。
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就这样了,何况炮火连天,亲临大敌呢,自然也要逃走了。”
成语意思指满篇都是毫无价值、令人厌恶的话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见“排难解纷”。
成语出处唐·崔知贤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诗,明·孙慎行序:“遗形却立,终希独善之资;排患解纷,未洽随时之义。”
成语意思盘互:交结。比喻彼此相互交结在一起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百官盘互,亲疏相错。”
成语意思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才实学。
成语出处《老子》第七十章: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”
成语意思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才实学。
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70章: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”河上公注:“被褐者,薄外;怀玉者,厚内。匿宝藏怀,不以示人也。”
成语意思被:通“披”,散开;褐: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。身穿粗布衣服,怀中藏着宝玉。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,耽道乐术,清亮自然,被褐怀宝,含味经籍。”
成语意思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
成语出处孙中山《第二次讨袁宣言》:“至袁氏今日,势已穷蹙,而犹徘徊观望,不肯自归于失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