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披:穿着。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
成语出处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54回:“你这臭淫妇,平白里又不赴席,又不拜年,披红挂绿是为什么?”
成语意思披着绸,戴着红花。表示喜庆或光荣。
成语出处二月河《雍正皇帝》第25回:“刹时间,鼓乐大作,乐声中,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,抬出了幡龙金榜。”
成语意思披红绸和彩帛,以示荣宠、慰劳或喜庆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随行五百军士,俱披红挂彩,入南郡买办物件。”
成语意思身著官服;手持笏板;登场演戏。比喻上任作官;丑行开始(把官场比作戏台)。
成语出处清 赵翼《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》:“袍笏登场也等闲,若他动色到柴关。”
成语意思用柴草、树枝等做成的门户。形容居处简陋,生活困苦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四折:“住的是草舍茅庵,蓬户柴门。”
成语意思被:通“披”,散开;褐: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。身穿粗布衣服,怀中藏着宝玉。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
成语出处明·叶宪祖《易水寒》第一折:“且沉山虀影,被褐藏辉。”
成语意思披:盖在肩背上。披着红绸,帽子上插花。表示喜庆或光荣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傧相披红插花,忙到轿前作揖,念了词赋,请出轿来。”
成语意思徘徊:来回地行走。犹豫不决,停步不前。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
成语出处成仿吾《长征回忆录》:“林彪又消极抗令,徘徊不前,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。
成语出处宋 李致远《碧牡丹》:“破镜重圆,分钗合钿,重寻绣户珠箔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成语出处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如有聪明才智,识达古今,正当辅佐君子,助其不足,必无牝鸡晨鸣,以致祸也。”
成语意思谓攻破摧毁强敌。
成语出处汉·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尔其则有谋臣武将,皆能攫戾执猛,破坚摧刚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细侯》:“破镜重归,盟心不改,义实可嘉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生拼硬凑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:“且才分不同,思绪各异,或制首以通尾,或片接以寸附,然通制者盖寡,接附者甚众。”
成语意思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。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道子画人物,如以灯取影,逆来顺往,旁见侧出,横伪斜平直各相乘除。”
成语意思身穿护身衣服,手握武器。指全副武装。
成语出处汉 荀悦《汉纪 文帝纪上》:“勃在国,常恐惧,每郡守使丞尉行县,勃常被甲持兵。”
成语意思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
成语出处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系帅》:“你攀今比昔!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,关大王面赤非干醉。”
成语意思甲:铠甲;古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用来防身护体的战衣。连一片铠甲也没留下。形容全军被消灭。
成语出处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23回:“为足的在此扎营,意欲等候番兵来,杀他一个片甲不留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片甲不回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方汝浩《禅真后史》第二十七回:“咱留一支军马守关,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,杀教他片甲不还,方称畅快!”
成语意思一个士兵也没回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平话》中卷:“张飞笑曰:‘吾用一计,使曹公片甲不回。’”
成语意思片:单,只;甲:铠甲。形容全军覆没
成语出处《平鬼传》第六回:“不如俺先杀向前去,给他一个措手不及,杀他一个片甲不归,方知俺的厉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