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排沙简金”。
成语出处清·项穆《书法雅言·资学·附评》:“观其纤浓诡厉之态,犹排沙见金耳。”
成语意思拍着手叫好。形容仇恨得到消除
成语出处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20回:“老残沉吟了一会,说道:‘……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,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。’子谨拍手叫好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骈首就系”。
成语出处清·宋学洙《张文忠公遗事》:“翁以故相终老,未有显过闻于天下,而使其子骈首就逮,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成语出处元·张鸣善《普天乐·赠妓》:“口儿甜,庞儿俏……引的人魄散魂消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、人事不省。
成语出处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七回:“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,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,着实断送他一下,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,魄散魂飘。”
成语意思片石:石碑;韩陵:韩陵山,在河南安阳东,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。比喻少见的好文章
成语出处柳亚子《题南明昭宗三王圹志铭拓本后》:“更怜点画浑难据,片石韩陵字赤讹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,只着我魄散魂飞。”明·徐霖《绣襦记》第三十出:“听说罢心悲痛,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用金花彩币为纳聘之仪,选了吉期,皮松骨痒,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。”
成语意思头发很乱,脸上很脏。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。也泛指没有修饰。
成语出处《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》:“妃卢氏赐斛斯徵,蓬首垢面,长斋不言笑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漫不经心,宽泛而无关紧要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,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?”
成语意思盘石:巨石。指分封宗室以巩固其统治
成语出处《晋书·武十三王等传论》:“文昭武穆,方驾于鲁、卫、应、韩;盘石犬牙,连衡于吴、楚、齐、代。”
成语意思这也怕,那也怕。比喻顾虑太多,不能做出决定
成语出处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李昌叫你写,就是说你行,叫你拿主张。你怕三怕四干什么。”
成语意思披:分开。剖:剖开。璞:含有玉的石头。从沙粒中区分出金子,从石头里剖出美玉。比喻从许许多多人中间识别、挑选出所用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唐·刘禹锡《唐尚书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一入中禁考策词,三在天官第章句,披沙剖璞,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人极其喜悦,兴奋时的动作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4回:“贾子猷更拍手拍脚的说道:‘……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,见见什面,才不负此一生呢?’”
成语意思①不顾一切地斗争。②用尽全部精力。
成语出处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九章:“但真遇到劲头儿上,狠抽他两鞭子,他肯拼死拼活地卖命。”
成语意思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。
成语出处清·王韬《土胜俄不足恃》:“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,诸国皆凭轼旁观。”
成语意思浮萍随水漂泊,聚散无定。比喻人的偶然相遇
成语出处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然数百年来,相遇如君者,不知凡几入,大都萍水偶逢,烟云倏散。”
成语意思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,其妻离去,后买臣富贵,妻又求合。买臣取水泼洒于地,令妻收回,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。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。
成语出处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六卷:“已装不卸,泼水难收怎奈何?”
成语意思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成为好人
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成语意思冒:冲。身披寒霜,头顶寒露。形容星夜兼程赶路
成语出处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6回:“说不尽那水宿风餐,披霜冒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