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妙龄:青少年时期;驰誉:驰名。年少时就名声远扬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苏潜圣挽词》:“妙龄驰誉百夫雄,晚节忘怀大隐中。”
成语意思描:摹写或绘画;刺:刺绣。指精于刺绣
成语出处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描龙刺凤,女工针指。”
成语意思描:摹写或绘画;鸾:凤凰鸟;刺:刺绣。指精于刺绣
成语出处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由房》:“作赋吟诗,人人尽说蔡文姬的再生;描鸾刺凤,个个皆称薛夜来的神针。”
成语意思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蜜:蜂蜜。表面很友好,暗里却藏着害人之心
成语出处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妒律》:“尔乃蜜里藏刀,必欲花间逐蝶,狡亦甚矣,罚岂容轻!”
成语意思谓早晚礼佛参禅。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三折:“我每日家暮礼晨参。你道是暮礼晨参,怎如俺野眠浪宿。”
成语意思仓:粮仓。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。形容家中十分富有
成语出处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赵氏在家掌管家务,真个是钱过北斗,米烂成仓,童仆成群,牛马成行,享福度日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明察暗访。
成语出处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八卷:“正不怕明廉暗察,信不让于春秋里季札,治不让颖川黄霸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门可罗雀”。
成语出处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八七引唐·韦述《两京记》:“唐初,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,自是门可张罗。”宋·苏轼《次韵杨褒早春》诗:“细雨郊园聊种菜,冷官门户可张罗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模棱两可”。
成语出处《粤东纪事》:“祁宫保模棱两端,怕事之极。”
成语意思收:收获。又有名又得利
成语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法子是有的,不过要化几文,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目乱精迷”。
成语出处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乐寺》:“异端奇术,总萃其中。剥驴投井,植枣种瓜,须臾之间皆得食。士女观者,目乱精迷。”
成语意思眼花缭乱,神情迷惑。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,令人惊异。
成语出处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景乐寺》:“异端奇术,总萃其中。剥驴投井,植枣种瓜,须臾之间皆得食。士女观者,目乱精迷。”精,一本作“睛”。
成语意思劳:烦。在梦中也思念,思想上不得平静
成语出处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依亲》:“我媳妇孤身在那方?痛杀我梦劳魂想。”
成语意思迷恋: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;骸骨:尸骨。迷恋着尸骨。比喻舍不得丢弃陈旧腐朽的事物。
成语出处梁实秋《旧》:“最可怕的是,倡言守旧,其实只是迷恋骸骨;唯新是骛,其实只是摭拾皮毛,那就是新旧之间两具失之了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情
成语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昔者庄周梦为蝴蝶,栩栩然蝴蝶也。”
成语意思脉络:人体内的经络。比喻事物前后连贯,条理清楚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序》:“然后此书之旨,支分节解,脉络贯通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叶落归根。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安乐奸邪,辰未主之。”颜师古注引三国·魏·孟康曰:“翼氏《风角》曰:‘木落归本,水流归末’,故木利在亥,水利在辰,盛衰各得其所,故东也。”
成语意思谓表面上不同而实质上一致。
成语出处清·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纵送激射,同符《史》、《汉》,貌离神合,精彩夺人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草庐三顾”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第一折:“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