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秣:喂;利:锋利。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成语意思默默:幽寂,没有声音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。没有名声,不为人所知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无声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不沉着,慌里慌张
成语出处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91回:“见他们毛毛腾腾,北侠看着,有点诧异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面面相觑”。
成语出处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[崔宁]到家中问丈人丈母,两个面面厮觑。”
成语意思毫:毛笔。磨好墨,把毛笔润湿。指动手写文章
成语出处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0回:“各生童磨墨吮毫,发笔快的,早已有了破题、承题、小讲。”
成语意思魅:物老成精。指山林的鬼怪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木魅山鬼,野鼠城狐。”
成语意思濡:湿;毫:毛笔。磨好墨,把毛笔润湿。指动手写文章
成语出处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3回:“亭亭正在磨墨濡毫,忽见红红、宛如从外面走来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面面俱到”。
成语出处鲁迅《朝花夕拾·无常》:“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,也不大留心,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见,也照例给他们一个‘不胜屏营待命之至’的仪节。”
成语意思萧然:冷落的样子。满目是凄凉的景象
成语出处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面面相觑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四回:“麝月等依言分头各处追问,人人不晓,个个惊疑。麝月等回来,俱目瞪口呆,面面相窥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面面相觑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零五回:“这一言不打紧,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,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,就要往各处动手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面面相觑”。
成语出处《清平山堂语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诸亲九眷面面相睹,无不失惊。”
成语意思满脸现出了羞愧的表情
成语出处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8回:“杨再兴满面羞惭,跪在地下。”
成语意思谋:图谋;逆:违背;不轨:不合法。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汝窃据太原,称孤道寡,偷生一隅,亦已足矣,奈何谋逆不轨。”
成语意思密集,茂密,满满的样子
成语出处曹禺《汗和眼泪》:“挤进了一个坐得密密匝匝,成了一片人的海的会堂里。”
成语意思冥冥:专默精诚。专默精诚的意志。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
成语出处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冥漠之都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归有光《祭妻祖父母文》:“方其数尽,何有于老,同返于冥漠之乡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靡靡之音”。
成语出处《南史·宋纪中·前废帝》:“事毕,将奏靡靡之声。”
成语意思狰狞:样子凶恶。形容面貌凶恶可怕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一个个身长臂大,面貌狰狞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明媒正娶。
成语出处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回:“老爷老奶奶明媒正礼与大爷娶的正头妻,上边放着老爷老奶奶,谁敢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