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弥:满;遍:遍及。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数量很多、范围很广、声势很大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八卷:“忽然山谷之中,金鼓之声四起,蛮兵弥山遍野而来。”
成语意思终身不变。
成语出处郭沫若《历史人物·鲁迅与王国维》:“一直到鲁迅的病殁,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。”
成语意思没身:终身。一辈子不能忘记
成语出处宋·陈亮《众祭孙冲季文》:“失声而号,痛裂肺肠。何以尉子?没身不忘。”
成语意思贿赂上司,央告下人。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6回:“宋太公自来买上告下,使用钱帛。”
成语意思名声超过实际。指虚有其名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豨传赞》:“及为将军守边,招致宾客而下士,名声过实。”
成语意思甘:美好。吃得好,睡得香。形容生活舒适安逸
成语出处唐·陈翰《异闻集·庐江冯媪》:“媪不之异,又久困寒饿,得美食甘寝,不复言。”
成语意思指学生和旧友。
成语出处《西湖二集·愚郡守玉殿生春》:“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,说他恃宠专权。”
成语意思指凭武功建国
成语出处宋 王安石《嘲叔孙通》诗:“马上功成不喜文,叔孙绵蕝共经纶。”
成语意思指当面赞成,背后反对
成语出处明 戚继光《练兵实纪杂集 登坛口授》:“何谓‘马上房子’?只是眼前奉承过去,心中已不然其言。”
成语意思灭:消灭。消灭私念,一心为公
成语出处唐·元稹《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》:“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,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。”
成语意思用眼睛吃,用耳朵看。比喻颠倒错乱。
成语出处宋·司马光《迂书·官失》:“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,鲜矣。”
成语意思睡梦中也在想念。形容思念之甚。
成语出处《醒世悟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,眠思梦想,要去奸他。”
成语意思不三不四,行为不端正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1卷:“还有几个没三没四帮闲的,专一在街上寻些空头事过日子。”
成语意思到处都是。形容非常多
成语出处元·郑光祖《蟾宫曲》:“见满山满谷,红叶黄花。”
成语意思豕:猪。如同木头、石头、鹿和猪一样。形容愚笨无知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珊瑚》:“冤哉!谓我木石鹿豕耶!具有口鼻,岂有触香臭而不知者?”
成语意思指粗略行事,走马看花
成语出处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 玉箫女再世玉杯缘》:“分明马上看花,但过眼即忘,何尝在意。”
成语意思黄粱:粟米。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林公避兵》:“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,孟轲隐几,梦熟黄粱,庄周梦蝶正颠狂,周公事业成何望!”
成语意思犹销声匿迹。
成语出处《南史·萧修传》:“修静恭自守,埋声晦迹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能说会道。
成语出处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72回:“锦囊形容水夫人,能令玉麟发想,变男为女作妾,以听其言语,真词令妙品,满舌生花者。”
成语意思慎:谨慎。奖赏严明,处罚慎重
成语出处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》:“兴利除害,明赏慎罚,直言极谏,补主之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