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南征北伐”。
成语出处元·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想老夫幼年时,南征北讨,东荡西除,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。”
成语意思征:征伐;剿:征剿。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
成语出处鲁迅《王化》:“南征北剿,决不偷懒。”
成语意思亦作“南征北讨”。亦作“南征北战”。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。
成语出处唐·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历于宣王,挟中兴复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鲁侯之嗣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。
成语出处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6回:“就说出拿云捉月的手段,便就三言两语耸动冯吉。”
成语意思囊萤: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贫寒,勤苦读书
成语出处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速度极快。
成语出处《梁书 王僧孺传》:“入班九棘,出专千里,据操撮之雄官,参人伦之显职,虽古之爵人不次,取士无名,未有蹑影追风,奔骤之若此者也。”
成语意思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牛衣对泣”。
成语出处唐·温庭筠《上裴舍人启》:“今则阮路兴悲,商歌结恨;牛衣夜哭,马柱晨吟。”
成语意思谓赏玩、吟咏风月美景。
成语出处元·管道昇《渔父词》:“人生贵极是王侯,浮利浮名不自由。争得似,一扁舟,弄月吟风归去休。”
成语意思弄:玩弄,卖弄。犹言耍嘴皮子。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。”
成语意思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,一家一户经营,男的种田,女的织布。指全家分工劳动。
成语出处宋 罗泌《路史 后纪十二 夏后氏》:“男耕女织,不夺其时。”
成语意思乃:你的。你的祖父,你的父亲。指祖父和父亲
成语出处《尚书·君牙》:“惟乃祖乃父,世笃忠贞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泥猪疥狗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天下竟有这等人物!如今看来,我竟成了泥猪癞狗。”
成语意思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
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拿贼见赃,杀人验伤,我有何罪也?”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五十三出:“谁是贼?老大人拿贼见赃,不曾捉奸见床来!”
成语意思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。
成语出处元·马致远《任凤子》第二折:“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雄健。亦作“剑拔弩张”。
成语出处明丰道生《真赏斋赋》:“昔者周穆巡狩,至乎坛山,吉日癸巳,亲题材石间,弩张剑拔,虎跳龙盘。”
成语意思征:征讨。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敢于作战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必用能征敢战之将,先以力敌,后用智擒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善于作战
成语出处《平鬼传》第15回:“自通姓名,就叫累鬼,能争惯战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很能打仗。
成语出处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二卷:“法聪早当此际,遥遥地望见,果是会相持,能征惯战,不慌不紧不忙,果手疾眼辨。”
成语意思被疏远、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虽然事有前定,无可奈何,但孽子孤臣,义夫节妇,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