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贰臣: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。忤逆不孝的儿子,不忠的大臣
成语出处瞿秋白《鲁迅的精神》:“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,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,以至战士。”
成语意思厄:苦难。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如是林冲年灾月厄,遭这场屈事。今去沧州,生死不保,诚恐误了娘子青春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。
成语出处元·高茂卿《儿女团圆》第四折:“莫怪他泥中隐刺,他又不曾道节外生枝。”
成语意思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。
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侍郎杨杰居士》:“忽大悟,乃别‘有男不婚,有女不嫁’之偈曰:‘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。……’”
成语意思内:京都;外;外省。形容京官权大,外官权小
成语出处《宋史·高宗纪》:“以内重外轻,命省台、寺监及监司、守令居职及二年者,许更迭出入除擢。”
成语意思将直的拗成弯的。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。
成语出处汉荀悦《汉纪 成帝纪二》:“挠直为曲,斫方为圆;秽素丝之洁,推亮直之心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泥猪疥狗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见个败类,纵然势焰薰天,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。”
成语意思囊:口袋。从口袋中取东西。比喻办事毫不费力就可以办到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诸葛亮二擒孟获》:“孔明大笑曰:‘吾擒此人,如囊中取物耳。’”
成语意思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八回:“常言道: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,又不曾走了马脚,漏了风声……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,也不好定个罪名。”
成语意思弄璋:古人把璋给男孩玩,希望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。祝贺人家生男孩
成语出处明·赵弼《木绵庵记》:“喜公有弄璋之庆,万事足矣。”
成语意思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。
成语出处《敦煌变文 降魔变文》:“唯有逆臣贼子,欲谋王之国政,怀邪抱佞,不谨风谣。”
成语意思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
成语出处《斩鬼传》第11回:“俗语说得好,拿贼要赃,捉奸要双……今日他的老婆,为何不来?”
成语意思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
成语出处元·马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,原来孔目结交贼人?二嫂,你晓得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,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?”
成语意思浓妆:浓艳的妆饰;质:资质。妆饰华美,容貌艳丽
成语出处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还玉》:“军声哄,军声哄,长枪大戟香尘拥,香尘拥,浓妆艳质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浓妆艳饰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那女孩儿浓妆艳饰,从里面出来,请鲁达居中坐了,插烛也似拜了六拜。”
成语意思牛身上一根毛。比喻微不足道。亦作“九牛一毛”。
成语出处《魏略》:“臣知言出必死,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,生既无益,死亦何损?”
成语意思晦:倒霉。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
成语出处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七回:“谁料那赶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灾月晦,忽然生起馋獠病来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浓妆艳裹”。
成语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5回:“众宫人都浓妆艳服,骑在马上,一簇绮罗,千行丝竹,从大内直排至西苑。”
成语意思偶:配偶,伴侣。以影为伴,独自游览。比喻孤单
成语出处晋 陶潜《时运 序》:“春服既成,景物斯和,偶影独游,欣慨交心。”
成语意思呕:吐。形容费尽心血,历尽艰辛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隐秀》:“呕心吐胆,不足语穷;锻发炼年,奚能喻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