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屈节:折节;卑:低。降低自己的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姓命》:“所以表情见意,屈节卑体尊事人者也。”
成语意思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二回:“此诗浅见薄识,乃荒唐之说,不知此乃坐井观天,浅见薄识之辈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气急败坏”。
成语出处茅盾《子夜》十五:“桂长林脸上挂了彩,气急败丧地跑来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动作忙乱,许多人一齐动手。亦作“七足八手”。
成语出处李昌《回忆民先队》:“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,收拾东西,警察已到院内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倾家荡产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8回:“为这点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,也不算什么能为!”
成语意思衾:被子。被枕俱冷。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。
成语出处宋 柳永《爪茉莉(秋夜)》:“衾寒枕冷,夜迢迢、更无寐。”明 高明《琵琶记》第五出:“[旦]奴不虑衾寒枕冷;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。”
成语意思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,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。
成语出处元·杨维桢《梦游沧海歌》:“风光长如二三月,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。”
成语意思①希奇少见的花草。语本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奇树异草,靡不具植。”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。
成语出处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白马寺》:“庭列修竹;檐拂高松,奇花异草,骈阗堦砌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奇树异草,靡不具植。”
成语意思夯:冲撞。形容非常气愤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宝光殿天真祝万寿》:“你是个朽木之材,在人前强作支吾,有甚么真实的肺腑,不由人气夯胸脯。”
成语意思麇:通“群”,成群;萃:汇集。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
成语出处清·薛福成《书沔阳陆帅失陷江宁事》:“贼船自新洲大胜至七里洲,麇集蜂萃,莫纪其数。”
成语意思丢弃铠甲,放下兵器。表示战败。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:“若是这个月破不的,只可依张子布之言,弃甲倒戈,北面而降之耳。”
成语意思犹倾家荡产。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,不过为迷花恋柳,挥金如土,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,不堪承继家业耳!”
成语意思见“遣兵调将”。
成语出处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0回:“你既是昆仑之士,理当遣将调兵,共决雌雄。”
成语意思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、坏人。
成语出处《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》:“此逐君侧之恶人。”唐 李商隐《有感》诗:“古有清君侧,今非乏老成。”《新唐书 仇士良传》:“如奸臣难制,誓以死清君侧。”
成语意思趋:奔向。吉:吉利,平安。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,避开凶祸灾难。亦作“趋吉逃凶”、“避凶趋吉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母子分珠》:“趋吉避凶,儒者之事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不然。圣人云: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。吾等问于高明之人,当趋吉避凶。”
成语意思谓记忆力强,见闻广博。
成语出处宋·陆游《贺皇太子受册笺》:“英姿达识,事洞照于几先;强记博闻,言必稽于古训。”
成语意思穷:极。形容极其奸诈凶恶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缴词头奏状·吴荀》:“如惠卿、汲,穷奸极恶,不待臣言而知。”
成语意思倾:倒出。丧失全部家产
成语出处《魏略》:“故富者则倾家尽产,贫者举假贷贵,专买生口以赎其妻。”
成语意思指出门时行装简单,跟随的人不多(多指有地位的人)。
成语出处徐兴业《金瓯缺》第二章一:“当他轻骑简从,骤马驰入渭州城时,这种欢乐的情绪达到最高峰。”
成语意思用尽全部家产。
成语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和传》:“货殖之家,侯服玉食,婚姻葬送,倾家竭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