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缚;绳绑。擒住老虎捉拿蛟龙。比喻降伏强敌,本领高强
成语出处明·沈璟《义侠记·秘计》:“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,看他遭罗网怎生逃避?”
成语意思绮罗:有花纹的丝织品;粉黛:涂脸的脂粉和描眉的黛黑。代指年轻女子
成语出处明·徐复祚《红梨记·诉衷》:“不减少君德耀,绝无绮罗粉黛之态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刀枪林立。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。
成语出处清·无名氏《木兰从军·陷阵》:“来见这,枪林刀树,杀人如麻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等量齐观”。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王子安》清·何守奇评:“齐量等观,则词林诸公,安非出于造物之戏也?”
成语意思獠牙:露出嘴唇的长牙。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
成语出处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回:“那真君抖搜精威,摇身一变,变得身高万丈……青脸獠牙,朱红头发,恶狠狠,望大圣着头就砍。”
成语意思穷里:僻巷。指偏僻无人的地方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长安少年数人,会穷里空舍,谋共劫人。”
成语意思馈:赠送。缺粮时从千里之外送来,难免士兵挨饿。比喻远粮不解近饥,远水不解近渴
成语出处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恳荒》:“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,虽有精兵名将,又岂能不饮不食。”
成语意思清美新颖,不落俗套
成语出处《元史·儒学》:“工词章,才思涌溢,发为诗歌,清丽俊逸。”
成语意思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式》:“母曰:‘三年之别,千里结言,尔何相信之审邪?”
成语意思犹琼楼玉宇。
成语出处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壶史》:“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,琼楼金阙满焉。”
成语意思黔:贵州。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
成语出处清·朱之瑜《答王师吉书》:“特恐黔驴技尽,为诸乡亲羞耳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贤才。
成语出处明·李贽《复梅客生》:“若计此时有具眼人能破格欲求千里骏骨,难矣!”
成语意思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。同“黔驴之技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妾妇之道》:“腐鼠堪惊,黔驴技孤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同“千里送鹅毛”。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扬州以土物寄少游》:“且同千里寄鹅毛,何用孜孜饮麋鹿。”
成语意思筹:策划。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
成语出处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受君恩,爵封列侯;镇江淮,千里借筹。”
成语意思泛指歌舞场所。多指妓院
成语出处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一卷:“秦楼谢馆鸳鸯幄,文流稍足有声价。”
成语意思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。比喻人才未被重用
成语出处《周易·乾》:“初九,潜龙勿用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千了百当”。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7卷:“一切两断,千了万当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路途非常遥远
成语出处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桃园记·独行千里》:“不惮千里迢遥,寻兄长,存节孝。”
成语意思挈衣之领,提网之纲。比喻抓住要领。
成语出处清·陶澍《重刻序》:“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,挈领提纲,综核名实,法肃于庙堂之上,而令行于万里之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