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事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载: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
成语意思国家富有,民众富裕。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曹植《七启》:“散乐移风,国富民康。”
成语意思桂、兰:两种散发芳香的花;馥:香。形容气味芳香。
成语出处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只见堂里敷设的花团锦簇,桂馥兰香……一几一椅,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。”
成语意思桂:桂花;馥:香气;兰:兰草;馨:芳香。形容气味芳香
成语出处郭沫若《的故事》:“还作了两首诗留别。其一云:……鸟飞兔走频来往,桂馥兰馨岂暂移?”
成语意思同“狼心狗肺”。
成语出处昆曲《十五贯》第二场:“谋财害命拐女人,狗肺狼心!”
成语意思光风:雨后初晴时的风;霁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。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。
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《濂溪诗》序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。
成语出处唐·张远彦《书法要录》卷二:“无常谓之古肥,子敬谓之今瘠。古今既殊,肥瘦颇反。”
成语意思光复:恢复;旧物:旧有的东西。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。
成语出处宋 辛弃疾《美芹十论 自治》:“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,不以六朝之势而自卑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击壤鼓腹”。
成语出处《隋书·儒林传·何妥》:“上古之时,未有音乐,鼓腹击壤,乐在期间。”唐·卢照邻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,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。”
成语意思谓有所格碍,不能尽情论述。
成语出处清·何焯《义门读书记·元丰类稿》:“《上欧阳舍人书》文弱而碎,其论事又格格不吐,此少作故也。”
成语意思桂宫:汉代宫名,借指豪华宫殿;寝:内堂,卧室。指壮丽的宫室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词》:“桂宫柏寝拟天居,朱爵文窗搯韬碧疏。”
成语意思功:功勋,功业。赏:赏赐。功劳极大,无法赏赐。形容功劳之大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,而功盖天下者不赏。”
成语意思谓难以接受。
成语出处清·昭槤《啸亭杂录·诗文涩体》:“其《新唐书》好用僻字涩句,以矜其博,使人读之,胸臆间格格不纳,殊不爽朗。”
成语意思亘:横贯;亘古:从古至今;灭:绝灭。从古到今,永不绝灭。形容永久的生命力。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冠:帽子;博:大;带:衣带。戴着高大的帽子,系着宽阔的衣带。形容儒生的装束。也比喻穿着礼服。
成语出处《墨子·公孟》:“昔者齐桓公,高冠博带,金剑木盾,以治其国。”
成语意思吝:可惜。改正错误态度坚决,不犹豫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改过不吝。”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述汤之所以王,则曰:‘用人惟己改过不吝。’言能纳谏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聪明人能识时务,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以免吃亏
成语出处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六回:“俗语说的好,光棍不吃眼前亏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今方内无狗吠之警,而使陛下甲卒死亡,暴露中原。”
成语意思谓小惊忧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今中国无狗吠之惊,而外累于远方之备。”
成语意思顾:回头看;复:反复。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。
成语出处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……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