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穷究古代,通晓当代。谓学富识广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四折:“贤才抱德隐田园,格古通今众所传。今番诏取为官后,保祚皇图亿万年。”
成语意思亘:横贯;通:贯通。指从古到今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鲍照《河清颂》:“亘古通今,明鲜晦多。”
成语意思盖:遮盖;已:停止。人死了,事情才算完结。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
成语出处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
成语意思盖:胜过。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。形容功劳极大
成语出处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陵先将军,功略盖天地,义勇冠三军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技艺精巧超群,非人力所及
成语出处元·郝经《赵州石桥》诗:“鬼工神力古未有,地维欲绝不钩连。”
成语意思功绩与过错,正确和谬误
成语出处邓小平《对起草的意见》:“实事求是地、恰如其分地评价‘文化大革命’,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。”
成语意思颂扬功绩和德行。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。功:功绩。德:德行。
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成语意思犹盖棺论定。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《耍孩儿 骷髅诉冤》曲:“自古道盖棺事定,入土为安。”
成语意思官员们的礼帽和车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层。形容集合会场中官宦士绅聚集得很多。冠:礼帽;盖:车篷。二者借指官吏士绅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英俊之域,绂冕所兴;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
成语意思亘古:从古代到现代;奇:稀有不常见的。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从来稀有,亘古奇闻。”
成语意思冠:礼帽;盖:车蓬;冠盖:借指官吏。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
成语出处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五章:“有力官绅‘视为利薮,群思攘夺……门前冠盖如市’。”
成语意思改正错误,变成好的。指去恶就善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”
成语意思挂冠:把官帽挂起来。脱下官帽要求离去。比喻辞官归隐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逢萌传》:“时王莽杀其子宇,萌谓友人曰:‘三纲绝矣!不去,祸将及人。’即解冠挂东都城门,归,将家属浮海,客于辽东。”
成语意思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,彻底医治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蜀志·关羽传》:“矢镞有毒,毒入于骨,当破肩作创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”
成语意思茕,无兄弟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成语出处唐 李白《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勖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茕独,众所赖焉。”
成语意思公公与婆婆,丈夫的父亲和母亲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咱们九个心里孝顺,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,所以公公婆婆老了,只说他好,这委屈向谁诉去?”
成语意思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
成语出处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成语意思亘古:从古代到现代。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。
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从来稀有,亘古新闻。”
成语意思冠盖: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,用作官员代称;相望:互相看得见。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。
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四》:“魏使人求救于秦,冠盖相望,秦救不出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官官相为”。
成语出处赵树理《李有才板话》七:“老秦觉着这一下不只惹了祸,又连累了邻居。他以为自古‘官官相卫’,老杨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说,马上就不得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