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管:管乐器;弦:弦乐器。管乐和弦乐合奏。形容声音繁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管弦繁奏。夔先聆其音。”
成语意思甘心:情愿;鈇钺:同“斧钺”,古代军法杀人的斧子。指甘受刑罚
成语出处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献饭》:“谁肯再甘心鈇钺,来奏君王!”
成语意思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。
成语出处清·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[上海]势居下游,无险可扼。蕞尔区,孤悬浮寄,数十里外皆贼兵。”
成语意思喻攻击要害。吭,指咽喉。
成语出处清·魏源《圣武纪》卷一:“先取山海关,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,此攻心扼吭之法也。”
成语意思衅:缝隙,裂痕。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随武子曰:‘善。会闻用师,观衅而动。’”
成语意思瑕:瑕疵;蹈:踩。攻击瑕疵,蹈住缝隙。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
成语出处章炳麟《读》:“忠愤者因是以攻瑕蹈隙,欲致届幕府而先倡攮夷之议。”
成语意思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。同“高名大姓”。
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五回:“宋江、花荣慌忙下马,扶起那两位壮士道:‘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?’”
成语意思席:坐席,草席。把席割开分别坐。比喻朋友绝交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书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成语意思谓效法圣贤。
成语出处宋·叶適《〈覆瓿集〉序》:“长铺广引,浩绝河汉,渠不起其辨!规贤矩圣,皎逾雪霜,渠不范其廉!”
成语意思躬行:亲自践行。亲自做到节约勤俭。
成语出处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师受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躬行节俭,慈仁爱人。”
成语意思须:胡须。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8回:“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。操闻之,即扯旗角包颈而逃。”
成语意思诡:怪异。奇特怪异的形状
成语出处宋·胡仔《山谷下》:“戴叔伦诗云:‘诡形怪状翻合宜。’”
成语意思以新换旧
成语出处古华《芙蓉镇》第四章:“可巧那年竹子开花结米,自然更新换代,一山一山的都枯死了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奇形怪状。
成语出处《禅真逸史》第二十回:“看看走近城边,蓦然城门开处,突出四个夜叉,生得鬼形怪状,面目狰狞,种种奇异之像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更弦易辙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宋濂《谕安南国诏》:“揆于大义,必讨无赦。如或更弦改辙,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,庶几可赎前罪。”
成语意思换了琴弦;重新安上。比喻变更方针、计划、办法或态度。更:改换。张:给乐器上弦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窃譬之琴瑟不调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。”
成语意思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。古雅的色调、意趣。形容器物、书画和建筑等
成语出处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邓秀梅走进大门,步步留心地察看着这座古香古色的、气派宏伟的殿宇。”
成语意思指王朝更迭,改正朔,易服色。
成语出处《国语 周语中》:“叔父若能光裕大德,更姓改物,以创制天下,自显庸也。”韦昭注:“更姓,易姓也。改物,改正朔、易服色也。”
成语意思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
成语出处谢觉哉《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》:“敢想、敢说也是一种斗争。首先要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。”
成语意思貌:容貌。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范
成语出处宋·陈亮《谢陈同知启》:“古心古貌,读前辈未见之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