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成语词典

古代成语大全

古代成语大全

  • 谋臣如雨

    móu chén rú yǔ

    成语意思形容智谋之士极多。

    成语出处西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当此之时,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,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妙策如神

    miào cè rú shén

    成语意思

    成语出处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命辞遣意

    mìng cí qiǎn yì

    成语意思亦作“命词遣意”。运用文词表达思想。

    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80卷:“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末大必折

    mò dà bì shé

    成语意思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

    成语出处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漫诞不稽

    màn dàn bù jī

    成语意思漫:随意;不稽:没有根据。随便乱说,荒诞不实,没有根据

    成语出处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·史记世次》:“其为漫诞不稽,无足疑者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贬义成语补充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目大不睹

    mù dà bù dǔ

    成语意思睹:看。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东西。形容徒具形式

    成语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此何鸟哉?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,蹇裳躩步,执弹而留之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贬义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末大不掉

    mò dà bù diào

    成语意思犹尾大不掉。比喻部属势力强大,难以驾驭。

    成语出处唐·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得非诸侯之盛强,末大不掉之咎欤?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贬义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蛮触之争

    mán chù zhī zhēng

    成语意思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

    成语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莫此之甚

    mò cǐ zhī shèn

    成语意思莫:无;甚:严重,超过。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

    成语出处《魏书》:“损败风化,渎乱情礼,莫此之甚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母慈子孝

    mǔ cí zǐ xiào

    成语意思母亲慈祥爱子,子女孝顺父母,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。

    成语出处《尚书·康诰》:“天惟与我彝。”孔传:“天与民五常,使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灭此朝食

    miè cǐ zhāo shí

    成语意思此:代词;指敌人;朝食:吃早饭。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。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。

   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二年》:“齐侯曰:‘余姑翦灭此而朝食!’”

    成语标签: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名从主人

    míng cóng zhǔ rén

    成语意思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。

    成语出处《榖梁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孔子曰:‘名从主人,物从中国。’”

    成语标签: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芒刺在躬

    máng cì zài gōng

    成语意思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
    成语出处前蜀·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躬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芒刺在背

    máng cì zài bèi

    成语意思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心中惶恐不安、坐卧不宁。

   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宣帝始立,谒见高庙,大将军光从骖乘,上内严惮之,若有芒刺在背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蛮触相争

    mán chù xiāng zhēng

    成语意思蛮触:蛮氏、触氏,《庄子》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。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

    成语出处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目瞪口哆

    mù dèng kǒu duō

    成语意思瞪:眼睛发愣;哆:张口的样子。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吃惊的样子

    成语出处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荆山客邸》:“翻揭席荐,无所见而出,面色如墨,目瞪口哆,不能复言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目定口呆

    mù dìng kǒu dāi

    成语意思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
    成语出处《说唐》第二一回:“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,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一般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目断魂消

    mù duàn hún xiāo

    成语意思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。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

    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辞母》:“只今别去,山长水遥,意匆匆远离膝下,目断魂消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目断魂销

    mù duàn hún xiāo

    成语意思目断:竭尽目力所见。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,因而内心十分悲痛。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。亦作“目断魂消”。

    成语出处唐·元稹《同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臣自离京国,目断魂销,每至五更朝谒之时,臣实制泪不得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
  • 梦断魂消

    mèng duàn hún xiāo

    成语意思在梦中也思念,思想上不得平静

    成语出处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擢第》:“满目新红惊树杪,莺啼处梦断魂消。”

    成语标签: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