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刀:武器;犊:牛犊。指卖掉武器,从事农业生产
成语出处唐 武元衡《兵行褒斜谷作》诗:“三川顿使气象清,卖刀买犊消忧患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醉得厉害
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从下午吃起,直吃到黄昏时候,一个个酩酊烂醉。”
成语意思鳞鸿:鱼和雁,比喻书信。形容望眼欲穿,盼望书信到来。
成语出处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誓盟牛女》:“小姐,看你背里沈吟,想是心中明白,何不口传信息,免他目断鳞鸿。”
成语意思灭:消灭。败坏道德,做违背道德的事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今灭德立违,而置其赂器于大庙,以明示百官。”
成语意思磨练砥砺。形容刻苦钻研。
成语出处明·李东阳《成斋记》:“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,久而后有得焉。”
成语意思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
成语出处汉 王粲《为刘表与袁尚书》:“若使迷而不返,遂而不改,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。”
成语意思犹摩顶放踵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吴均《行路难》:“摩顶至足买片言,开胸沥胆取一顾。”
成语意思犹摩顶放踵。
成语出处南朝·陈·沈炯《为陈武帝与王僧辩盟文》:“僧辩等荷相国湘东王泣血衔冤之寄,摩顶至踵之恩,能不沥肝抽肠,共诛奸逆。”
成语意思犹德高望重。
成语出处明·李贽《与弱侯太史书》:“所幸菩萨不至终穷,有柳塘老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。”
成语意思造房子请教路人。比喻人多嘴杂,意见纷纷,办不成事。
成语出处宋·宋祁《杂说》:“谋道作舍,三年弗架。”
成语意思谓神色不安,语调失常。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。”
成语意思向:对着。形容针锋相对
成语出处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初若矛楯相向,后类江海同归。”
成语意思明德:美德;惟:是;馨:散发的香气。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 君陈》:“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。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成语出处宋·陈亮《众祭潘用和文》:“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,使其徒回皇四望,而目瞪舌强,不知所以为策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帮助
成语出处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5回:“‘牡丹虽好,也得绿叶扶持’哩。你自家一个,就歪歪到那里去?”
成语意思慎:谨慎。多行恩惠,少用刑罚
成语出处《尚书·康诰》:“惟乃丕显考文王,克明德慎罚。”
成语意思昧旦:天色未亮时;丕显:显扬,光大。天不亮就起床,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。形容为证勤劳辛苦
成语出处《尚书·太甲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。”
成语意思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
成语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》:“若迷而知反,尚可以免。”
成语意思殁:死。人虽然死了,名声或事业长存
成语出处唐·杨炯《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》:“凭风云于异代,照日月于殊涂,死者有知,殁而无朽。”
成语意思指因生活所迫,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
成语出处《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》:“陛下起此寺,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,佛若有知,当悲哭哀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