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亦作“磨砺以须”。谓磨刀以待。比喻作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3回:“檄文到日,磨厉以须,车马临时,市肆勿变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摩厉以须”。
成语出处唐·白居易《重序》:“盖示余勇,摩砺以须我耳。”
成语意思磨快刀子等待。比喻做好准备,待时而动
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成语意思磨快刀;等待着。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
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成语意思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,比喻颠倒是非、混淆黑白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》:“不能结纳贞良,以救祸败,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,将欲使玄黄改色,马鹿易形乎?”
成语意思用眉目传情,用话语暗示。形容用眉眼传情。多指男女间不正当地勾搭
成语出处明·汤显祖《南柯记·决婿》:“天竺见他来,顺稍儿到讲台,眉来语去情儿在。”
成语意思修:长。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。
成语出处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成语意思觅:寻找。欣赏春天的景色。也指狎妓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,专要结识朋友,觅柳寻花。”
成语意思在毛里拖毡行进困难。比喻畏缩不前的样子
成语出处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四折:“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,一步步似毛里拖毡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满布得没有空隙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回:“见那天罗地网,密密层层,各营门提铃喝号,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日日夜夜。
成语出处宋·李纲《访李道士》诗:“自言身在此山中,暮暮朝朝看不足。”
成语意思闷闷:心情不舒畅,心烦;悦:愉悦。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
成语出处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4回:“‘只可惜他落在别国,倒在此处做了对头。奈何,奈何!’闷闷不悦,这也不题。”
成语意思指连续不断
成语出处《逸周书 和寤》:“绵绵不绝,蔓蔓若何?”
成语意思螟蛉:绿色小虫,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,产卵在它们身体里,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。比喻义子
成语出处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螟蛉有子,蜾赢负之。”
成语意思清清楚楚,明确无误;正大光明
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账目已明明白白,并无分文来去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
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料尔等米粒之珠,吐光不大;蝇翅飞舞,去而不远。”
成语意思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。
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年十五,事闵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’”
成语意思形容饱经霜露辛苦。
成语出处唐·王勃《为人与蜀城父老书》:“因公入务,怀书将相之门;沐露沾霜,拥箒公侯之门。”
成语意思谓当面欺诳,心怀毁谤。
成语出处《明史·万镋传》:“又以不得一品,面谩腹诽,无大臣礼。”
成语意思不仅是当面告诉他,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。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。
成语出处宋 刘克庄《拟撰科诏回奏》:“词意有未稳处,仰荷明主亲酒奎画,不啻面命耳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