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测:推测。事情极诡秘,神鬼也难测度。形容谁也推测不出。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七回:“诸将皆拜伏曰:‘丞相机算,神鬼莫测。’”
成语意思树:建立;业:业绩。建立功勋和业绩
成语出处唐·杜牧《上宣州崔大夫书》:“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,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,况于诸侯哉!”
成语意思泛指帝王妃嫔。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楔子:“兀那三宫六院,妃嫔彩女听者:明日圣驾亲到御园,打一金弹,金弹落处,有拾得者。”
成语意思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;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。
成语出处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 三姑六婆》:“三姑者,尼姑、道姑、卦姑也;六婆者,牙婆、媒婆、师婆、虔婆、药婆、稳婆也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。
成语出处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衣锦还乡》:“且喜双桂联芳,已遂凌云之志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披肝沥胆”。
成语出处元·揭傒斯《与萧维斗书》:“窃为公计,莫若摅肝沥胆,激昂慷慨,极论天下之贤士,求当今政令之得失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输肝剖胆”。
成语出处宋·司马光《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》:“臣得输肝沥胆,极竭以闻道,就鼎镬死且不朽,饮食寤寐不忘此志。”
成语意思谓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。
成语出处宋·韦居安《梅裥诗话》上卷:“他人欲隐括此意,非累数十言不可,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,真得束广就狭体。”
成语意思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。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。
成语出处宋·秦观《任臣策下》:“兴利除害甚于嗜欲,攘击奸恶如报私仇,首尾数年之间遂成冠古之治,虽神功圣化敏妙自然,亦此曹献替可否之力也。”
成语意思传说晋朝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,石头都点头了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
成语出处晋·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·道生法师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……群石皆为点头。”
成语意思谓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。
成语出处《宋史·律历志》:“忠辅于《易》粗窥大衍之旨,创立日法,撰演新历,不敢以言者,诚惧太史顺过饰非。”
成语意思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
成语出处《莲社高贤传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,群石皆点头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;多指死亡。
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若是留提辖在此,诚恐有些山高水低,教提辖怨怅;若不留提辖来,许多面皮都不好看。”
成语意思韶光:美好的时光;荏苒:流逝。指美好的春光渐渐过去
成语出处明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分别》:“韶光荏苒,叹桑榆暮景,贫困相兼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食古不化。
成语出处卷盫《序》:“又或食古如鲠,刻鹄成鹜,崎锜训诂,恒迟回于‘秃伏禾’之文。”
成语意思树长得再高,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。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,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。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八回:“常言道:‘树高千丈,叶落归根’,这小厮怕养不大。”
成语意思管:笔;齐:同时。双手执笔同时作画。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。
成语出处宋 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》:“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。尤于画松特出意象,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,一为生枝,一为枯干,势凌风雨,气傲烟霞。”
成语意思吃得香甜,睡得安稳。形容心绪宁静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患解忧除,然后食甘寝宁,居安游乐。”
成语意思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
成语出处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融贯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成语出处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文士》:“孙幼如起都,少而称诗,长而经义,雅丽宏肆,铄古切今,极才人之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