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,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苻生载记》:“伤弓之鸟,落于虚发。”
成语意思止:禁止,组织。鼓励立功,防止过失
成语出处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赏有功,罚有罪,而不失其人,方在于明者也,非能生功止过者也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树大招风”。
成语出处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太平懃禅师法嗣》:“问曰:‘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’师曰:‘潭深鱼聚。’悟曰:‘见后如何?’师曰:‘树高招风。’”
成语意思犹言随高就低。
成语出处《豆棚闲话·介之推火封妒妇》:“那些人家,或老或少,或男或女,或拿根凳子,或掇张椅子,或铺条凉席,随高逐低,坐在下面,摇着扇子,乘着风凉。”
成语意思拙:劣,不好。时运不顺,命运不佳。指处境不顺利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娶小乔》头折:“争奈我时乖运拙难前进,几时能够朝帝阙受君恩。”
成语意思指赦免过错,宽恕罪行。
成语出处《易 解》:“雷雨作,解,君子以赦过宥罪。”
成语意思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,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。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。
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嘉传》:“吏或居官数月而退,送故迎新,交错道路。”
成语意思易耨:勤于除草。深耕细做,及时除草。比喻精心耕种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。”
成语意思素绠:系在吊桶上的绳索;银瓶:装水用具。指井上汲水用具
成语出处宋·陆游《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》:“寒泉不食人暍死,素绠银瓶我心恻。”
成语意思树:建立;扬:称颂。建立功业,流芳于世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隽不疑传》:“凡为吏,太刚则折,太柔则废,威行施之以恩,然后树功扬名,永终天禄。”
成语意思时运不好;命运不佳。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。蹇:不顺利。
成语出处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二折:“早是抱闲怨,时乖运蹇。又添这害相思,月值年灾。”
成语意思时运不顺,命运不佳。指处境不顺利。
成语出处明 范受益《寻亲记 告借》:“念奴家时乖运乖,告求人出于无奈。”
成语意思四海: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用以指全国各地;鼎沸:比喻局势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腾。形容天下大乱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蜀志·谯周传》:“既非秦末鼎沸之时,实有六国并据之势。”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若四海鼎沸,豪杰并起,吾与足下,当相避于中原耳。”
成语意思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颠三倒四;失去常态。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态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》:“神魂颠倒,连家里也不思想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数黄道黑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4卷:“第一件一张花嘴,数黄道白,指东话西,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,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
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60回:“你这丫头,也跟着他恁张眉瞪眼儿,说黑道白的。将就些儿罢了。”
成语意思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。
成语出处宋 郑兴裔《辞知庐州表》:“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诚,鉴臣之拙,收回成命。”
成语意思指全国都接受教化。
成语出处《孔子家语 好生》:“舜之为君也,其政好生而恶杀,……化若四时而变物也。是以四海承风。”
成语意思尸:尸体;横:杂乱;遍:到处。尸体布满四野;形容死人极多。
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直杀到天明,却才收军。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”
成语意思相:相互;容:容纳;相容:相互容纳。指水;火本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;根本不能相互容纳。后用来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质相反;根本对立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 说卦》:“故水火不相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