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体察:考查,观察。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
成语出处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上命差来此处歇马,体察民情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挑牙料唇”。
成语出处元·李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谁与你挑唇料嘴,辨别个谁是谁非。”
成语意思博学多才,见识练达。
成语出处唐·崔尚《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》:“夫其通才练识,赡学多闻,翰墨之工,文章之美,皆忘其所能也。”
成语意思①排除陈旧的,生出新的来。指肌体内的新陈代谢。②泛指排除旧的,创出新的。
成语出处《东坡帖》:“吴子野劝食白粥,云能推陈致新,利膈养胃。”
成语意思跅驰:放荡。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驰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推心置腹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卷:“吾推诚置腹,何愁彼不宾服?”
成语意思图:谋取。为了劫夺财物,害人性命
成语出处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,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,正是你图财致命。”
成语意思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。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·系辞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
成语意思睡在一张床上;做着不同的梦。原指夫妻感情不和。比喻同作一件事;各有各的打算。
成语出处宋 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
成语意思诚:真心。以诚心相待,互相信任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5回:“臣与蜀主,推诚相信,知臣本心,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以真心对待人。推:展示;诚:诚实的心意。
成语出处《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》:“我与晋州推诚相待,何忽辄相猜阻,横生此言。”
成语意思诚:诚实的心意。指以真心对待人
成语出处《北齐书·慕容绍宗传》:“我与晋州推诚相待,何忽辄相猜阻,横生此言。”
成语意思义:道义。贪图钱财,不讲道义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,久有从良之志。”
成语意思指前所未有,有史以来头一次
成语出处徐整《三五历记》:“天地混沌如鸡子,盘古生其中,万八千年,天地开辟,阳清为天,阴浊为地,盘古在其中。”
成语意思指天地间理所应当、无可非议的道理。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。
成语出处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礼,上下之纪、天地之经纬也。”
成语意思贪图多吃,消化不了。比喻工作或学习,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而今孩子何在?正是贪多嚼不烂了。”
成语意思恢恢:宽广的样子。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
成语出处《西游补》第八回:“天道恢恢,法律无情。一切掌善司恶刑使,毋得以私犯公,自投罗网。”
成语意思旧指恶有恶报。
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。”
成语意思清静淡泊,很少欲望。指不追名遂利。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而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然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