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铜壶:古代计时的漏器。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。指一天时间已经过去,夜已深
成语出处唐·温庭筠《鸡鸣埭歌》:“铜壶漏断梦初觉,宝马尘高人未知。”
成语意思铜壶:古代计时的漏器;刻漏:一种古代计时器。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。指时光正在流逝
成语出处唐·温庭筠《鸡鸣埭歌》:“铜壶漏断梦初觉,宝马尘高人未知。”
成语意思唾壶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
成语意思桃木做的弓,棘枝做的箭,古人认为可辟邪。
成语出处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桃弧棘矢,以除其灾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头会箕敛”。
成语出处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头会箕赋,输于少府。”高诱注:“头会,随民口数,人责其税;箕赋,似箕然敛民财,多取意也。”
成语意思痛:尽情;诋:毁谤,诬蔑。指尽力揭发暴露或极力毁谤辱骂
成语出处明·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:“若先暴白其过恶,痛毁极诋,使无所容。”
成语意思偷:苟且。奉承迎合别人,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。
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《荀子 臣道》:“不恤君之荣辱,不恤国之臧否,偷合敬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。”
成语意思亦作“偷合取容”。谓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。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偷合苟从,未肯极言,朕甚闵焉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头昏眼花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3卷:“只见一伙人团团围住一个老者,你拉我扯,你问我问,缠得一个头昏眼暗。”
成语意思《神异经·东荒经》:“东荒山中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焉……恒与一玉女投壶,每投千二百矫,设有入不出者,……矫出而脱悮不接者,天为之笑。”张华注:“言笑者,天口流火照灼,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。”后遂以“投壶电笑”为闪电不雨之典。
成语出处《神异经·东荒经》:“东荒山中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焉……恒与一玉女投壶,每投千二百矫,设有入不出者,……矫出而脱悮不接者,天为之笑。”张华注:“言笑者,天口流火照灼,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。”
成语意思贿:财物;艺:标准、准则,引伸为法度、限度。贪求财物没有限度。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。
成语出处《国语 晋语八》:“及桓子骄泰奢侈,贪欲无艺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友情深厚。
成语出处唐·李白《赠汪伦》诗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
成语意思暗里照顾寒暖。比喻奉承拍马。也比喻对人关切。
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《神奴儿》:“看起来偷寒送暖,都是你这老弟子。”
成语意思谭:同“谈”;色:脸色。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
成语出处明·归有光《论三区赋役水利书》:“有光生长穷乡,谭虎色变,安能默然而已。”
成语意思色:脸色;神色。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;吓得脸色都变了。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;就情绪紧张。
成语出处宋 《二程遗书》第二卷上:“真知与常知异。常见一田夫,曾被虎伤,有人说虎伤人,众莫不惊,独田夫色动异于众。”
成语意思谭:同“谈”;何容:岂可,怎能容许;易:轻易。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
成语出处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臆论·五福》:“盖做一富人,谭何容易,必至殚心极虑者数十年。”
成语意思哪里说得上容易呀!常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成语出处汉 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吴王曰:‘可以谈矣,寡人将竦意而览焉。’先生曰:‘於戏!可乎哉!可乎哉!谈何容易?’”
成语意思事本唐孟棨《本事诗》。崔护清明京都郊游,于一庭院,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。次年再访,物在人去,慨叹不已,题一绝句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东风。”后遂用“桃花人面”形容女子貌美。亦借指意中人。
成语出处元·刘致《朝天子·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》曲:“杨柳宫眉,桃花人面,是平生未了缘。”
成语意思奉承迎合别人,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。同“偷合苟容”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》:“偷合取容,以至圽身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唾壶击缺”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