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比喻搜罗珍奇。
成语出处唐·李商隐《碧城》诗:“玉轮顾兔初生魄,铁网珊瑚未有枝。”
成语意思跳丸:跳动的弹丸。形容时间过得极快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秋怀》诗:“忧愁费晷景,日月如跳丸。”唐·杜牧《寄浙东韩乂评事》诗:“一笑五云溪上舟,跳丸日月十经秋。”
成语意思指国泰民安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一卷:“尧舜时操五弦琴,歌《南风》诗,天下大治。”
成语意思谓伺机钻营。
成语出处宋·秦观《朋党上策》:“君子信道笃,自知明,不肯偷为一切之计。小人投隙抵巇,无所不至也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
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孝文皇帝初立,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。”
成语意思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指共产主义
成语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投隙抵巇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高启《评史·李泌》:“盖小人怀倾险之情,挟奸乱之术,居人父子间,投隙抵罅,常幸有其事,以苟一切之富贵。”
成语意思势:形势。指国内外的形势或趋向
成语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“话说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同休共戚”。
成语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诗传》:“同休等戚,祸福共之。”
成语意思天下:指中国或世界。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。
成语出处《后汉书·曹节传》:“天下大乱,曹节、王甫幽杀太后,常侍侯览多杀党人,公卿皆尸禄,无有忠方者。”
成语意思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后以“同心断金”形容心齐力量大。
成语出处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
成语意思鼎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;鼎沸:鼎里的水沸腾。比喻社会动荡,政局不稳,人心焕散,惶惶思变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由是天下鼎沸,奸凶并争。”
成语意思独步:独一无二,特别突出。超群出众,无人可比。
成语出处《后汉书·戴良传》:“独步天下,谁与为偶!”
成语意思指整天整夜。
成语出处宋·韩琦《广陵大雪》诗:“通宵彻昼不暂停,堆积楼台满溪谷。”
成语意思整夜。
成语出处明·无心子《金雀记·守贞》:“他爱我……通宵彻夜之妙。你与姐姐说,不要轻慢人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通宵彻昼”。
成语出处《九尾鱼》第169回:“秋谷知道自己寒热来得厉害的时候,他们两人都是通宵彻旦的伏侍,心上十分感激。”
成语意思推:举荐。举荐贤士,引进好人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喜孜孜推贤举善,永绵绵龙虎风云。”
成语意思恫:疼痛。形容极端仇恨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·萧锐传》:“我是以恫心疾首,思刷厥耻。”
成语意思推荐贤士,引进好人。
成语出处唐·苏鹗《杜阳杂编》上卷:“上亲自考试,用绝请托之门,是时文学相高,公道大振,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悲愤到极点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桓温传》:“今寇贼冰消,大事垂定……而横议妄生,成此贝锦,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,所以痛心绝气,悲慨弥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