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谓凿梯、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。泛指跋涉险阻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梯山栈谷绳行沙度之道,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,莫不备写情形,审求根实。”
成语意思眼泪鼻涕满脸乱淌。形容极度悲伤。同“涕泗横流”。
成语出处宋 王禹偁《谢加朝请大夫表》:“非小臣稽古之力,乃陛下好文之心,涕泗纵横,乱于縻绠。”
成语意思减膳以示节俭。谓操守廉洁。
成语出处《诗经·召南·羔羊》:“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
成语意思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
成语出处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藏夜光于嵩岫,不受他山之攻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。
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》:“声闻执法坐禅,如蚕吐丝自缚。”
成语意思投梭:用梭子掷人。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谢鲲传》:“邻家高氏女有美色,鲲尝挑之,女投梭,折其两齿。”
成语意思安:安稳。像泰山那样稳固。形容稳固安定
成语出处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以居泰山之安,而欲乘累卵之危。”
成语意思指容貌艳丽的女子。
成语出处明 梅鼎祚《玉合记 砥节》:“看他虽是禅踪,自然冶态,正是那天生尤物,世不虚名。”
成语意思犹吞声忍气。
成语出处《北史·儒林传下》:“吞声饮气,恶呻吟之响,忍酸辛之酷哉!”
成语意思原为佛家语。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,恶人死后堕入地狱。佛家用以劝善惩恶。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。
成语出处《宋书·天竺迦毘黎国传》:“且要天堂以就善,曷若服义而蹈道;惧地狱以敕身,孰与从理以端心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顶天立地。
成语出处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三六回:“俺是通天达地,有一无二,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铜驼荆棘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促晤》:“顾不得宗社丘墟,铜驼草莽。”
成语意思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。②从天到地,到处。
成语出处元·石君宝《李亚仙花酒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,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。”
成语意思童:原指山无草木,比喻人秃顶;豁:缺口。头顶秃了,牙齿稀了。形容人衰老的状态。
成语出处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头童齿豁,竟死何裨?”
成语意思倜傥:洒脱,不拘束;羁:马笼头,比喻束缚、拘束。形容洒脱豪放,不受拘束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 袁耽传》:“耽字彦道,少有才气,俶傥不羁,为士类所称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。
成语出处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十二·积善歌》:“饮福受胙,舞降歌迎,滔滔不竭,洪惟水行。”
成语意思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
成语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
成语意思拓:开辟,扩充。开辟领土和疆界
成语出处晋·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王信韩孽,拓土开疆。我图尔才,越迁晋阳。”
成语意思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,不追究病根。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,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。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14回:“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,某向他说头痛灸头,脚痛灸脚,病在这上,只治这上便了,更别求甚病根也。”
成语意思呼天叫地的哭号,形容非常悲痛。
成语出处元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》:“奉使来时,惊天动地,奉使去时,乌天黑地,官吏都欢天喜地,百姓却啼天哭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