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乌鸟:古时传说,小乌能反哺老乌。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。
成语出处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乌鸟私情,愿乞终养。”
成语意思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未能免俗,聊复尔耳。”
成语意思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
成语出处《南史 何逊传》:“逊字仲言,八岁能赋诗,弱冠,州举秀才。南乡范云见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忘年交。”
成语意思苟:苟且。害怕困难,苟且偷安
成语出处《清史稿·食货志》:“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,州县畏难苟安,请申明赏罚。”
成语意思丸泥:一点泥,比喻少;封:封锁。形容地势险要,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隗嚣传》:“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。”
成语意思铅,铅粉;椠,木简。皆书写用具。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、校勘的典故。
成语出处语出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扬子云好事,常怀铅提椠,从诸计吏,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。”
成语意思泛指粗陋的食器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《陈书·高祖记》:“以俭素自率,常膳不过数品,私飨曲宴,皆瓦器蚌盘,肴核庶羞,裁令充足而已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事情十分凑巧。同“无巧不成书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6卷:“又道是‘无巧不成话’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事情十分凑巧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自古道:‘无巧不成书。’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。”
成语意思指品行不端,无赖狡诈的人。
成语出处元·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这顽皮贼骨,不打不招。左右,与我采下去,着实打呀!”
成语意思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因利骋节,情采自凝;枉辔学步,力止寿陵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无偏无陂”。
成语出处汉·王符《潜夫记·释难》:“无偏无颇,亲疏同也。”
成语意思偏:不公正;党:偏私。形容处事公正,没有偏向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 洪范》: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”
成语意思不偏向;不邪曲。
成语出处《尚书·洪范》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。”
成语意思既用暴力威胁、诱惑;又用名利强迫。指软硬兼施。诱:诱惑。
成语出处宋 王灼《颐堂文集 卷三 李仲高石君堂》诗:“利诱威胁拟夺去,仲高誓死君之侧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顽皮赖骨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棚、扒、吊、拷,备受苦楚。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。”
成语意思①谓品行不端、无赖狡诈。②指品行不端、无赖狡诈的人。
成语出处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你这等顽皮赖骨,不打如何肯招?”
成语意思肮脏的泥;浑浊的水。比喻一切落后;腐朽和反动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七哀诗》:“君若清路尘,妾若浊水泥,浮沉各异势,会合何时谐?”
成语意思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。
成语出处《周易·泰》:“九三,无平不颇,无往不复。”
成语意思弩:强弓。拉弓自射。比喻自己做事害自己
成语出处《晋书·崔洪传》:“我举鹆丞而还奏我,是挽弩自射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