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连宵达旦”。
成语出处清·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里仁篇》:“下至无赖子弟,投琼赌采,连宵彻曙,及至父母病,教他坐侍一夜,瞌睡便驱不去。”
成语意思由于羞愧到了极点,下不了台而发怒。
成语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那一个老羞成怒,就假公济私,把他参改,拿问在监。”
成语意思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;比喻走形式。
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3回:“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,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?”
成语意思同“林下风气”。
成语出处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3回:“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,乃闺中名秀,又擅林下高风,诚当今之淑女。”
成语意思①喻瀑布飞泻奔腾。②喻神采飞扬。
成语出处清·顾炎武《杭州》诗:“宋世都临安,江山已失据。犹夸天目山,龙翔而凤翥。”
成语意思聪慧的天资。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,一团灵心慧性,那怕丈夫千金买笑,自料断不及我一顾倾城。”
成语意思天资聪慧,口齿伶俐。
成语出处清·程羽文《鸳鸯牒》:“蔡文姬灵心慧齿,辱迹穹庐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林下风气”。
成语出处《天雨花》第一回:“我思女子之中,若通些文艺,必竟脱俗,就是不美,自有一种文雅可观,料不是油盐酱醋的恶气。必然言谈举止,都带些林下清风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沥血叩心”。
成语出处清·陈瑞生《再生缘》第54回:“实指望尽心竭力,不负天恩,沥血披肝,勤于王事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,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东西。痴心妄想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平儿说道:‘癞虾蟆想吃天鹅肉,没人伦的混帐东西,起这样念头,叫他不得好死。’”
成语意思态度冷淡,对人没有感情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六回:“妾痴情待君五年,不期君果‘冷心冷面’,妾以死报此痴情。”
成语意思老朽:衰老陈腐。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。
成语出处郑愚《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》:“以耽沈之利欲,役老朽之筋骸。”
成语意思指平民安居乐业
成语出处清 严复《论中国教化之退》:“行于其野,闾阎安堵,击壤以嬉,如是者民类治世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礼先壹饭”。
成语出处清·钱谦益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》:“以仆礼先一饭,为识路之老马。”
成语意思躲躲闪闪貌。犹言藏头露尾。
成语出处清·感惺《断头台·党争》:“此时国民眼中,尽是照妖有镜,又何用扭扭捏捏,露影藏形呢?”
成语意思莠:狗尾草,很象谷子,常混在禾苗中。比喻好人坏人都有,混杂在一起。难以区分。同“良莠不齐”。
成语出处《清史稿 觉罗满保传》:“闽、浙两省棚民,以种麻靛、造纸、烧灰为业,良莠不一。”
成语意思指与众不同,独创一格
成语出处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商战上》:“下至淫巧奇技,亦领异标新,锥刀竞逐。”
成语意思莠:狗尾草,比喻坏人。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,难以区分
成语出处《清史稿 吴杰传》:“未剿遽抚,良莠不分。兵至,相率归诚;兵退,复出焚掠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流言蜚语”。
成语出处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修鳞》:“流言飞语,何足凭信。”
成语意思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,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
成语出处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第11卷:“此狐眼光如镜,然词锋太利,未免不留余地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