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仗:倚仗,依靠。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
成语出处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58回:“你强娶民女,私抢少妇,勾串地方官倚势欺人,又抗旨不遵。”
成语意思玉山:比喻人的身形美好。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英》:“陶起归寝,出门践菊晆,玉山倾倒,委衣于侧,即地化为菊,高如人。”
成语意思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一时半刻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夥媒》:“机缘凑,把愁肠暂丢,便难成,也一时三刻展眉头。”
成语意思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;以弱小战胜强大。
成语出处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22回:“这回用兵,以少胜多,极有布置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自招灾祸。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,开门揖盗么。”
成语意思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。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家兄一想,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,与受同科,不但姓文的担不起,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。”
成语意思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
成语出处梁启超《新罗马》:“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,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。”
成语意思有益上层的人,损害下层的人
成语出处《清史稿·世祖本纪》:“厚己薄人,益上损下,是朕之罪一也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有恃无恐”。
成语出处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练兵》:“临敌之时……地势、敌情了如指掌,绘图遍示,使一军谙悉情形,有恃毋恐,故战胜攻取如响应声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游山玩水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虽也上过学,不过略识几个字,终日惟有斗鸡走马,游山玩景而已。”
成语意思苍蝇、青蛙无休止地叫。比喻低劣的、无病呻呤的诗文
成语出处清·钱谦益《序》:“今也生乎百世之下,欲以其蝇声蛙噪,追配古人,俪然以李杜相命,浸假而膏唇拭舌,訾议其短长,蜉蝣撼大树,斯可为一笑已矣。”
成语意思谓谋求私利。
成语出处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四节:“大臣既以身许国,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,不当计一身之利害,营私罔利,固不可也。”
成语意思喻女子的死。
成语出处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》第七出:“喜今朝玉碎香销,魂游天国路迢迢,此去何须悲悼。”
成语意思从出生到现在。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4回:“题目是‘藤文公为世子四章’,我有生以来,从没有做过这样长的题目。”
成语意思盈:满。满台阶都是碧玉般的树。比喻子弟既多且多
成语出处清·张岱《孙忠烈公世乘序》:“五世后且玉树盈阶,方兴未艾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闹得很凶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那婆娘索性抓破脸皮,反要死要活,分毫不让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鱼书雁帖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器玩·制度》:“则笺简二字中,便有无穷本义,鱼书雁帛而外,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?”
成语意思咏的是“桑”,而实际说的是“柳”。喻借题传情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每日一入学中,四处各坐,却八目勾留,或设言托意,或咏桑寓柳,遥以心照,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。”
成语意思完全一样。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,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,毫无二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