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中饱:从中得利。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。
成语出处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》:“薄疑谓赵简主曰:‘君之国中饱。’简主欣然而喜曰:‘何如焉?’对曰:‘府库空虚于上,百姓贫饿于下,然而奸吏富矣。’”
成语意思见“指不胜屈”。
成语出处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吴喆》:“奇遇之多,指不胜偻,若今日所昵,未数数觏也。”
成语意思赞:称赞。赞美的话嘴里已容纳不下
成语出处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39回:“圣公待其书完,接过讽咏,觉情文交至,于无可形容处形容出来,与历来名人所题另是一付杼轴,不禁赞不容口。”
成语意思程:规矩、格式,也作期限。做的不合规格或不能如期完成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锦瑟》:“作不如程,则刖耳、嬶鼻、敲刖胫趾,君能之乎?”
成语意思比喻观点等经不起推敲与反驳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8回:“不过同伙当中都同他不对,因此我这里他站不住脚,所以太太亦只好让他走了干净。”
成语意思资斧:旅费、盘缠。指自己准备旅费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3回:“因为上头提倡游学,所以他自告奋勇,情愿自备资斧,叫儿子出洋。”
成语意思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
成语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
成语意思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:“袭人道:‘忠臣良将,出于不得已他才死。’”
成语意思见“铢积寸累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汪琬《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》:“翁削衣缩食,铢寸累积,以谋复故第。”
成语意思指繁冗芜杂的言辞。亦作“枝辞蔓语”。
成语出处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刑名 词讼》:“或代书虽据事以书,不限定字格,枝词蔓语,反滋缠绕。”
成语意思指繁冗芜杂的言辞。同“枝词蔓语”。
成语出处《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 〈民报〉驳〈新民丛报〉最近之非革命论》:“吾驳论者之文,列举其主要之点,而一一辨之,未尝有枝辞蔓语。”
成语意思敛:收起。非常珍重,严严实实地收藏起来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:“这东西虽然值钱,总不过是药,原该济众散人才是,咱们比不得那没见过世面的人家,得了这个,就珍藏密敛的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早出晚归”。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早出暮归,提竹筒铜丝笼,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”
成语意思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成语出处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》:“香山于古诗律诗中,又多创体,自成一格。”
成语意思臆:胸。出自自己心意。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、旨趣
成语出处清·汪琬《吴道贤诗小序》:“郭恕先、米元章之流,往往于绳墨之外,自出胸臆。”
成语意思争相为长为雄
成语出处清·严复《天演论》:“势如争长相雄。”
成语意思臧仓:战国时鲁国人。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。指进谗害贤的小人
成语出处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臧仓小人,原来就是此物!看来我道不行了。”
成语意思心裁:心中的设计、筹划。出于自己的创造。指不抄袭、模仿别人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四回:“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,不能自出心裁,每多抄袭。”
成语意思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。多指诗文、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。同“自出心裁”。
成语出处叶圣陶《四三集 一桶水》:“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,有的自出新裁,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。”
成语意思由生气转为喜欢。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9回:“徐大军机一看,数目却比别的门生不同,因此方转嗔为喜,解释前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