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比喻自不量力,招致失败。同“螳臂当车”。
成语出处李一《荆宜施鹤光复记》:“武汉义师之崛起也,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,盖有螳臂挡车之势,危莫甚焉。”
成语意思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,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。比喻双方平分。
成语出处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二回:“好好儿的‘二一添作五’的家当,如今弄成‘三一三十一’了。”
成语意思达:表达。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。也作“文不逮意”、“辞不达意”。
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0回:“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;不然,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。”
成语意思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盘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
成语出处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成语意思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
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看看前头存在黄胖姑那里银子渐渐花完,只剩得千把两银子,而放缺又遥遥无期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事物美好繁多;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。蔚为:草木茂盛;大观:盛大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清 梁章钜《楹联丛话》:“余藩吴时,复加修治,增设台榭,蔚成大观。”
成语意思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
成语出处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其实,月球并无分别,只是半个明,半个暗,盈亏圆缺,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,与月球毫不相干。”
成语意思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
成语出处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成语意思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都有。
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回:“上海地方,无奇不有,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,新闻还多着呢。”
成语意思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;辈出:成批地连续出现。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。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。
成语出处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》:“犹之诗、赋、古文以及时艺,其中人才辈出,一人胜似一人。”
成语意思劫:灾难。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。
成语出处清 丘逢甲《岭云海日楼诗钞》:“归飞越鸟恋南枝,劫后余生叹数奇。”
成语意思著作跟身材一样高(等:相等)。形容著作十分丰富。
成语出处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自是以外,虽著述等身,声华盖代,总听其自贮名山,不得入此门一步焉,先圣之志也。”
成语意思惊慌得不知怎么才好。
成语出处元 杨景贤《西游记》:“你看他胁肩谄笑,趋前退后,张皇失措。”
成语意思洒洒:连绵不断的样子。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长或谈话连绵不断。也形容才思充沛;写起来很畅快。
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 凡例》:“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洒洒文字。”
成语意思原形:本来面目;毕露:完全暴露。本相完全暴露了。
成语出处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(狐女曰)将衣求印,原冀升天,讵意被其一火,原形毕露,骨肉仅存,死期将至。”
成语意思陶冶身心,涵养德性,陶冶心性
成语出处清·姜振名《永庆升平前传》第25回:“喝了一碗茶,把碗往地下一扔,说:‘可不必生气,出家人修身养性。’”
成语意思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。
成语出处明·李贽《与汪鼎甫书》:“所谓水中盐味,可取不可得,是为千古绝唱,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。”清·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卷二:“‘茶龟’对‘酒鳖’,真千古绝唱也。”
成语意思俱:都。各方面都照顾到。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;但重点不突出;很一般化。
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7回:“他八股做得精通,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。”
成语意思防:防备;胜:尽;完全。形容防备不过来。
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种小人,真是防不胜防。”
成语意思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指对知识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。学海:指知识;涯:边际。
成语出处明 张岱《小序》:“学海无边,书囊无底。世间书怎读得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