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申:至;夕:夜。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
成语出处《梁书·张贊传》:“不事王侯,负才任气,见余则申旦达夕,不能已己。”
成语意思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
成语出处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?”
成语意思同“说长道短”。
成语出处汉·崔瑗《座佑铭》:“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”
成语意思识:知识,见识。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他是晋国勋臣,识多才广。”
成语意思舍:放弃;短:短处,缺点;长:长处,优点。指舍弃其缺点,汲取其长处
成语出处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太祖记》:“如或一言拔俗,一事出群,亦当舍短从长,随才授任。”
成语意思指改造天地宇宙。比喻做非凡之事。
成语出处《旧唐书 音乐志一》:“高祖缩地补天,重张区宇;反魂肉骨,再造生灵。”
成语意思坚守正道,安于贫穷。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。
成语出处《旧唐书·王及善等人传赞》:“守道安贫,坏远当仁。”
成语意思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,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
成语出处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,禽将户内,拔城於尊俎之间,折冲席上者也。”晋·张协《杂诗》之七:“何必操干戈,堂上有奇兵,折冲樽俎间,制胜在两楹。”
成语意思怨:仇恨。极深极大的仇恨。
成语出处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阿金》:“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。”
成语意思谓停止胡作非为。
成语出处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五部分:“大路不平旁人铲,识向的各自收刀检卦,走你的清秋大路。”
成语意思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,用箪盛饭,用壶盛水,进行犒劳。语本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”
成语出处语出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”
成语意思犹三六九等。
成语出处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2回:“孟玉楼道:‘娘,不是这等说,李大姐倒也罢了,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。’”
成语意思束系衣带,挽起发髻。谓出仕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,束带结发,愿进于阙下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鼠腹鸡肠。
成语出处明·烟霞散人《斩鬼传》:“鼠肚鸡肠,一包粪也存不住,要你何用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三等九格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5回:“金莲:‘若是这等的也罢了,我说又是没廉耻的货,三等九般使了接去。’”
成语意思内容和形式的丰富、活跃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》:“应当提倡讲话,应当是生动活泼的。”
成语意思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
成语出处《诗经·阵风·衡门》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鼠窃狗盗”。
成语出处《北齐书·薛掓传》:“杲鼠盗狗窃,非有远志,宜先讨颢。”
成语意思颂扬恩德,赞美功绩。
成语出处《太平天国·天条书》:“世间享福尽由天,颂德歌功理固然。”
成语意思树干倾倒,树根毁坏。比喻人年迈体衰。
成语出处元·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三折:“柳翠也,只怕你春归人老,树倒根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