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夙兴夜寐”。
成语出处《仪礼·士虞礼》:“曰哀子某哀显相,夙兴夜处不宁。”
成语意思高视阔步。形容态度傲慢。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柯陵之会,单襄公见晋厉公,视远步高。”
成语意思省:减少;赋:税。减轻徭役和赋税,施行仁政
成语出处三国·魏·曹植《汉景帝赞》:“省役薄赋,百姓殷昌。”
成语意思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
成语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。”
成语意思面对着深渊,脚踩着薄冰。比喻处境危险,心存戒惧。
成语出处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成语意思亦作“使心用幸”。用心机。
成语出处元·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二折:“都为他皓齿明眸,不由我使心作幸。”
成语意思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。
成语出处郭小川《忆延安》:“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,扫荡着私心杂念,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束身自修。
成语出处清·郑燮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天束修自好者,岂无其人;经济自期,抗坏千古者,亦所在多有。”
成语意思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。
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》:“众倭公然登岸,少不得放火杀人,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,也不免随行逐队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多方搜求民间遗才。
成语出处《魏书 段承根传》:“剖蚌求珠,搜岩采干。野无投纶,朝盈逸翰。”
成语意思食品贵如油,燃料贵如桂。比喻物价昂贵。
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”
成语意思指方言土语。
成语出处章炳麟《论汉字统一会》:“今者音韵虽一致,而殊言别语,终会葆存。”
成语意思指能克己让人的人。
成语出处《后汉书甄宇传》:“建武中,[甄宇]为州从事,征拜博士。”李贤注引《东观汉记》:“建武中每腊,诏书赐博士一羊。羊有大小肥瘦。时博士祭酒议,欲杀羊分肉,……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,由是不复有争讼。”
成语意思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。采录遗逸的事迹。
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上之不能纳忠效信,有奇策才力之誉,自结明主;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,招贤进能。”
成语意思飞鸟羽毛脱落,养鱼之水已干涸。用以比喻不得志,处境极为困难。
成语出处南朝·宋·鲍照《侍郎上疏》:“铩羽暴鳞,复见翻跃。”
成语意思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。
成语出处汉 应劭《风俗通义 世间多有见怪》:“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,形如蛇。宣畏恶之,然不敢不饮。”
成语意思①形容运输迅疾。②以喻偷漏。
成语出处宋·陆游《洞霄宫碑》:“一旦告成,金碧之丽光照林谷,钟磬之作声摩云霄,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。”
成语意思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
成语出处朱自清《论朗诵诗》:“或者三言二语,或者长篇大套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随遇而安”。
成语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4卷:“安,谓随所寓而安,盖深于静也。”
成语意思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
成语出处《荀子·致士》:“师术有四,而博习不与焉。尊严而惮,可以为师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