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见“抟心揖志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入无仰事俯畜之累,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,抟心壹志,以道于君子之道。”
成语意思专心一志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天之下,抟心揖志。”
成语意思心志一致。
成语出处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……及说备使抚表众,同心一意,共治曹操。”
成语意思指远离家乡的外地。
成语出处《乐府诗集·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他乡各异县,展转不可见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同心协力”。
成语出处宋·欧阳修《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》:“臣闻自古帝王致治,须待同心叶力之人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同心协力”。
成语出处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》:“近欲徙水北营,合于水南,同心一力,人自为战,何有不克哉?”
成语意思头脑眩昏,眼睛昏花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三卷:“半晌方上床,头眩眼花,倒在床上,四肢倦怠,百骨酸疼。”
成语意思枝长叶连。比喻有条理、有系统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下至介鳞,上及毛羽,条修叶贯,万物百族,由本至末,莫不有序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同心同德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李东阳《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》:“君臣上下同心一德,则平居有所裨益,缓急有所倚仗。”
成语意思推:赞许。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
成语出处《梁书·徐勉传》:“当应推贤下士,先物后身,然后可以报恩明主,克保元吉。”
成语意思契:投合。齐心协力
成语出处《南史·宋纪·武帝》:“同心协契,所在蜂起,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成王修、青州刺史弘。”
成语意思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,只好退让。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。
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:“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,燕妒莺惭。”
成语意思推:举荐;逊:退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
成语出处元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社稷宁谧,黎民乐业,皆晏推贤逊能之助。”
成语意思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《花月痕》第四五回:“破庙荒凉,草深一尺,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,颓垣败井,廊庑倾欹。”
成语意思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《恨海》第六回:“走了半里多路,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。”
成语意思投、置:安放;闲、散:没有事干。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。
成语出处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动而得谤,名亦随之。投闲置散,乃分之宜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停辛伫苦”。
成语出处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·结论》:“及读意大利建国史,而观其千回百折、停辛贮苦、吞酸茹险之状,自设身以当此境,度未有不索然气沮。”
成语意思停:止息,停留;伫:贮积。辛劳长期缠身。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。
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《河内诗》之一:“栀子交加香蓼繁,停辛伫苦留待君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推心置腹”。
成语出处宋·王禹偁《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》:“故得百万之师,如臂使指,亿兆之众,推心致腹。”
成语意思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。比喻真诚待人。推:拿出;置:安放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》:“萧王推赤心置腹中,安得不投死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