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提要:指出纲要;钩玄:探索精微。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记事者必提其要,篡言者必钩其玄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书法像银沟一样刚劲有力,言谈像美玉一样华丽
成语出处元·方回《湖口寄方去言》诗:“和篇勤唾玉,枉教妙钩银。”
成语意思有同一源头、流向。比喻同一,统一。
成语出处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是以六合之内,莫不同源共流,沐浴玄德,禀仰大龢。”
成语意思音律相同。比喻关系密切。
成语出处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且吴与越,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。”
成语意思共同承担忧患。
成语出处康有为《上皇帝第二书》:“尝推先王之意,非徒集思广益,通达民情,实以通忧共患,给民合志。”
成语意思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宋欧阳修《有美堂记》:“今其江山虽在,而颓垣废址,荒烟野草,过而览者,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。”
成语意思谓光芒四射。
成语出处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楚游日记》:“昧爽放舟,晓色蒸霞,层岚开藻,既而火轮涌起,腾焰飞芒。”
成语意思倒塌了的墙,废弃不用的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宋苏轼《密州通判厅题名记》:“虽然,不可以不一言,使数百年之后,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,茫然长思而一叹也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极其高远
成语出处宋·赵佶《燕山亭·北行见杏花》词:“天遥地远,万水千山,知他故宫何处?”
成语意思见“通幽洞微”。
成语出处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推五岳即须臾,制约宇宙,造化之内,无人可皆,通幽动微。”
成语意思通晓、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。
成语出处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佛光满禅师法嗣》:“并钩深索隐,通幽洞微。”
成语意思犹颓垣废井。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宋欧阳修《真州东园记》:“园之广百亩,而流水横其前,清池浸其右,高台起其北……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。”
成语意思通晓、洞察幽冥之事。
成语出处晋·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文成作师,通幽洞冥。”
成语意思通晓、洞察幽冥灵异之事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陆倕《新刻漏铭》:“尚辨天意,犹测地情。况我神造,通幽洞灵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
成语出处南朝陈·徐陵《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》:“天涯藐藐,地角悠悠了,阴谋诡计 面无由,但以情企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通都大邑”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。”
成语意思残垣断壁
成语出处茅盾《归途杂拾》:“月光照着那些颓垣断壁,除了脚下格格的瓦砾碎响,更没有别的声音。”
成语意思仿佛天快要塌下来;地将要陷下去似的。形容声势或威力强大的变化。
成语出处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43回:“这场大战,真个是天摇地动,日色无光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甜言软语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滴珠叹了一口气缩做一团,被吴大郎甜言媚语,轻轻款款,扳将过来。”
成语意思①犹言说好听的话。②指好言好语。
成语出处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,我根前恶语伤人六月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