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涯:边际,极限;际:边缘处。形容范围极为广阔
成语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好好的平原旷野,却怎么弥弥漫漫,一望都是白浪滔天,无涯无际,却似个东洋大海。”
成语意思既没有怨恨,也没有恩德。指彼此间没有恩怨关系。
成语出处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无怨无德,不知所报。”
成语意思只有这一个,没有第二个。形容唯一的,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
成语出处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四十九回:“这件事儿,说也话长,真是江苏省内唯一无二的新闻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瓮牖绳枢”。
成语出处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:“我可使望兰堂画阁,划地着我瓮牖桑枢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雾涌云蒸”。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故絪緼相感,雾涌云蒸。”元·王王恽《游泰山杂诗》之六:“绾茁元气同沧海,雾涌云蒸一水山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男女欢合
成语出处明·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二折:“都则为春心荡,也只想握云携雨,谁承望惹祸遭殃。”
成语意思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原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”后以“握雨携云”指男女欢合。
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,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。闻君游高唐,原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”
成语意思“嵬”念wéi。亦作“嵬目鸿耳”。犹言动人观听。
成语出处唐·樊宗师《绛守居园池记》:“虚明茫茫,嵬眼澒耳,可大客旅钟鼓乐。”
成语意思尤:怨恨。毫无怨恨。
成语出处鲁迅《而已集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: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,乞食,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,无尤无怨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文质彬彬”。
成语出处《南史·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》:“怀珍宗族文质斌斌,自宋至梁,时移三代,或从隐节取高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。
成语出处明·袁中道《李温陵传》:“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,莫如《庄子》,然未有因读《庄子》而汪洋自恣者也,即汪洋自恣之人,又未必读《庄子》也。”
成语意思汪洋:形容文章气势浑厚,义理深广。肆:放纵。形容人的气度或文章等大气磅礴,豪放自如。
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《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凡为文,去藻饰之华靡,汪洋自肆,以适己为用。”
成语意思汪洋:水势浩大。恣:放纵,没有拘束。肆:任意、无限制。恣肆:放纵不拘。水势浩大而且放纵不拘。比喻文笔、言谈豪放,自由无拘束。
成语出处唐·柳宗元《直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凡为文,去藻饰之华靡,汪洋自肆,以适己为用。” 明·归有光《与潘子实书》:“听其言汪洋恣肆,而实无所折衷,此今世之通患也。”
成语意思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。
成语出处唐·陈子昂《谏灵驾入京书》:“必待非常之主,然后危言正色,抗议直辞,赵汤矍而不回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亡猿祸木”。
成语出处清·王闿运《序》:“覆鹿遗蕉,亡猿灾木,非敌非寇,自倾自覆。”
成语意思威:威力。法令尊严、生命贱微,指军令如山倒,宁可牺牲生命,不得抗令
成语出处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》:“法重心骇,威尊命贱。”
成语意思权势大,有令必行。
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凤姐自己威重令行,心中十分得意。”
成语意思泾水清,渭水浊。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。
成语出处沈砺《咏史》;“渭浊泾清本异流,当涂符谶趁时收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胡作非为。
成语出处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,多系平日误作非为,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。”
成语意思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,将敌人堵截成几块,加以消灭
成语出处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,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,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