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格:阻碍;禁:制止。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,事情难于进行。
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救斗者不搏戟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
成语意思袭:固袭,继承;故:成例;常:常规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见“洗垢求瘢”。
成语出处明·杨慎《升庵诗话·老子论性》:“若知其出于老氏,宋儒必洗垢索瘢,曲为讥评;但知其出于经,则护持交赞。此亦矮人之观场也。”
成语意思兴:联想;观:观察;群:合群;怨:怨恨。古人认为读《诗经》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。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。
成语出处《论语 阳货》:“诗,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洗垢求瘢”。
成语出处宋·苏轼《杭州召还乞郡状》:“以此知党人之意,未尝一日不在倾臣,洗垢求瑕,止得此事。”
成语意思气:气势;硬:坚。心气高傲,自视不凡
成语出处明·王錂《春芜记·反目》:“你平日里心高气硬,笑伊家今日无计谋生!”
成语意思指妓院。
成语出处元·关汉卿《斗鹌鹑·女校尉》曲:“茶余饭饱邀故友,谢馆秦楼,散闷消愁。”
成语意思垢:污垢;瘢:瘢痕。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。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》:“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,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。”
成语意思态度傲慢,自以为高人一等。
成语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5回:“安老爷这一开口,原想姑娘心高气傲,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。”
成语意思谓心虚而胆气不壮。
成语出处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士卒本将,一朝相失,心孤意怯,难以有功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形单影只”。
成语出处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占儿》:“春去秋来,秋去春来,形孤影寡,想杀我膝下斑斓。”
成语意思侠客的肝、义士的胆。形容见义勇为、锄强扶弱、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。
成语出处《蒲柳人家 后记》:“一家听着,先是生气,担惊,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。”
成语意思指任高官显宦。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 车服志》:“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鱼袋……天授二年,改佩鱼为。其后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,四品以银,五品以铜。中宗初,罢龟袋,复给以鱼。”
成语意思槁:枯干。形容身体消瘦不堪,心境极为冷漠,毫无生气。
成语出处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旧闻 席氏多贤》:“今生已被虏,人被杀,儿孤妇寡,饥寒交迫,形槁心灰,虽生亦犹死也。”
成语意思旧指女子的内室。
成语出处元·高明《琵琶记》第三十九出:“[旦]自古道:人有贵贱,不可概论。夫人是香闺绣阁之名姝,奴家是裙布荆钗之贫妇。”
成语意思阁:阁楼;闺:闺房。华美溢香的女子卧室
成语出处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1回:“膝多棉,性少血,气难伸,腰易折。在绣阁香闺,令人羞绝。”
成语意思指旧时妇女小脚。
成语出处明·周朝俊《红梅记·夜走》:“鞋弓袜小行不便,却如何跋涉颠连?”
成语意思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徇:为国献身。
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《赠裴垍官制》:“故太子宾客裴垍,忠正恭慎,佐予为理,事君尽礼,徇国忘身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鞋弓袜小”。
成语出处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》附《琵琶记·寻夫》改本:“顾不的鞋弓袜浅;讲不起抛头露面。手拨琵琶,原非自遣,要诉出衷肠一片。”
成语意思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
成语出处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夺范纯仁谥忠宣议》:“直欲戒后世乱臣贼子之迷罔,徇公忘己,为国惜贤。”